央視網消息:萬象“耕”新,春耕生產忙。在四川宜賓市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育秧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這里采用了智能化育秧設備,在科技的幫助下,育秧效率大大提高。
走進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的數字化育苗中心,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一排排現代化的立體循環智能育秧苗床整齊排列,棚內綠意盎然,秧苗長勢喜人。
這種智能育秧苗床采取循環運動的方式,育苗盤會在苗床軸輪的帶動下,勻速上下移動,均勻接受光照和水霧。
同時,智能系統還會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所需,對溫度、濕度、光照等進行精準控制,幫助秧苗茁壯生長。全程自動化運行,大幅減少了人工勞動。
據了解,目前,整個育秧中心有1條自動化播種生產線和6條立體循環運動式育苗機床,可根據市場需求和季節變化,培育水稻、各類蔬菜、中藥材等幼苗,滿足種植戶不同需求。
農技人員入田間 科學施策助春管
播放視頻畫中畫
早春時節,河北省多地的田間管理工作正自南向北陸續展開。針對冬小麥的管理,各地派出農業技術人員分類施策,指導農戶做好春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在衡水市武邑縣安駝村的小麥種植田,當地農技人員來到田間查看麥苗生長情況,并指導農戶根據天氣情況,做好春灌。
在邢臺市,農業部門陸續組織了3500多名農技人員,從土地平整、病蟲害防控等多個方面,分類施策,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目前,河北省3300多萬畝冬小麥整體苗情長勢良好,一二類壯苗比例達到90%以上。針對當前的冬小麥春管,專家建議,要根據氣象變化,對旺長的麥田進行鎮壓保墑,防止麥苗失水過多和后期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