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師是國家為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而設立的一個新型職業工種。4月28日,全國首批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南通發放。81名考試合格的從業人員正式持證上崗,我國長期照護服務朝著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邁出關鍵一步。從首批照護保險試點到首批長護師誕生,南通作為全國長護險改革的試點單位,邁出了社會化長護保障體系建設的新步伐。
當天,6名長期照護師代表,從頒證人手中鄭重接過藍皮紅印的職業等級(五級)證書。來自南通的王汝芳拿到了“000001號”證書,成為全國第一本長期照護師職業證書的持有者。王汝芳今年49歲,三年前,她轉行成為一名專業照護師。“去年底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報名和培訓,聽到考過了以后,其實我很激動。”
首批81名長護師年齡跨度從20歲到60歲,既有護理專業的在校生,也有一線從業者。接下來,他們將正式持證上崗。這不僅能為失能人員提供專業優質服務,也將為長護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南通好而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護師陸亞云激動地說:“拿到這個證以后,我會用更專業的技能服務失能人員。”
“我們養老機構對長期照護師的需求很大。有了這個證,我們招人就有了方向,對我們未來提升服務水平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南通銀城康養護理院院長凌曉紅介紹道。
長期照護師主要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失能失智人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心理照護等服務。該職業共設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
江蘇在全國率先推進長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南通積極參與國家長護師培訓教材及國家題庫建設,率先建立起從培訓、考核、認證到就業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國內目前唯一一個長護師考點,并于4月19日舉辦了全國首場長護師考試,填補了照護行業專業化、規范化的空白。南通市醫保研究會會長顧忠賢說:“南通已經培育了1萬多人的照護服務隊伍,這本證書的含金量非常高。大批長護師誕生以后,將改善長護險服務隊伍的結構,提升其能力,也將為失能人員帶來更好的照護服務。”
長期照護師因長護險制度而生。作為全國首批“長護險”試點城市,南通經過十年探索,在全國率先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從機構照護、居家服務到輔助器具租賃銷售,再到嘗試失能失智預防,構建起全方位保障體系,覆蓋城鄉參保人員720萬。這在為失能群體構筑起“生命驛站”的同時,也推動了養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江蘇省醫保局副局長陳亮介紹:“長期照護師可以和養老、醫療、康復產業相融合,也可以穩定社會預期,從而為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深,發展長期護理保險尤為迫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要求,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南通是長壽之鄉,老年人口占比相對較多,在養老領域的改革探索始終走在前列。作為從南通養老行業走出的“90后”全國人大代表,李楠楠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加快實現長護險統一評估標準和評估結果的跨區域互認,為長護險在全國推廣打下基礎。“為了讓長護險推行得更加廣泛實用,我覺得應該嘗試推行異地享受長護險的政策。”李楠楠說。
一張證書,寄托著社會對“老有所護”的期盼。以長護師證首發為契機,南通將加快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有機銜接,加強護理隊伍建設,為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貢獻更多南通經驗。南通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徐奔石介紹:“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打造南通長護師的服務品牌,年內計劃培訓認證1000名長期照護師,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首張證在南通發布,將對南通的長護師職業晉升體系起到明確的指導作用。同時,也打造了可復制、可移植的南通經驗,將為全國的長護師產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記者 張栩龍 俞文丹 吳瀟雨 王子迅 繆瑜 何鋒)
來源:掌上南通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