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龍頭”領航、“政策”揚帆,常州智造點燃“科創”引擎“劈浪遠航”

以創新之核驅動產業騰飛。江蘇常州將企業作為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主體,以“真金白銀”的政策服務,積極發揮龍頭企業促進帶動作用,著力強化企業創新能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以創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真金白銀”造血,企業創新無憂

日前,常州市科技局和市財政局聯合下達2024年度江蘇省科技創新券配套兌付資金,省、市兩級共補貼資金480多萬元。其中,武進區(含常州科教城)25家企業共獲得補貼資金225.9萬元,占補貼資金總額的約47%,成為此次政策紅利的重要受益者。


江蘇省科技創新券是省級財政資金通過補助方式,支持企業在創新創業活動中購買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的普惠性財政補貼憑證。符合條件的企業每年最高可享受省科技創新券10萬元,原則上不超過企業購買服務實際發生金額的25%。作為聯動地區,常州按照與省科技創新券1∶1的比例進行聯動,意味著企業實際可享受補助比例達50%。

常州君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創新券,在研發測試費用方面實際享受了50%的補貼,為其突破醫用植入級PEEK材料“卡脖子”技術注入關鍵動力。“醫用植入級材料研發周期長、投入高,對我們中小企業來說壓力不小。”君華醫療研發經理朱冠南說,以植入級PEEK材料為例,僅1項生物學測試便需完成13項指標,周期長達6—8個月,測試費用高達30萬元—40萬元,是“硬支出”。

去年,君華醫療申請省科技創新券。“政策明確支持中小企業購買科技服務,我們的生物學測試、力學性能測試等費用都在補貼范圍內,一下省了10多萬元。”朱冠南介紹。


資金壓力的緩解讓企業得以更大膽地探索前沿技術。在君華醫療的產品規劃中,碳纖維PEEK接骨板、3D打印PEEK細絲等項目正加速推進:前者通過復合碳纖維提升材料強度,后者借助3D打印實現植入物的高度定制化,均瞄準下一代骨科植入物的空白市場。

企業創新成效也持續顯現。“依托我們的PEEK材料,客戶已獲批多張三類醫療器械證,PEEK顱骨修復片、PEEK縫線錨釘等產品已經上市。預計到今年底,將有20多張新證落地。”朱冠南表示。

科技創新券不是“輸血”,而是“造血”,通過市場化方式補貼企業研發投入,既能精準識別真正需要支持的創新主體,又能激發企業“以創新換資源”的內生動力。未來,常州還將挖掘更多潛力股,攜手跑出創新加速度。

“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蝶變“創新鏈”

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再添發展新引擎,上海迅鉑科技有限公司ADC減振器項目日前簽約落戶武進國家高新區,項目總投資超3億元。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1億元,將建設研發實驗室、ADC減振器裝配線、ADC電磁閥裝配線及SCU控制器裝配線,預計今年三季度正式投產。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30萬套ADC減振器產品的生產能力,填補武高新智電汽車智能底盤產業空白,有力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強鏈延鏈補鏈進程。


自適應減振控制(ADC)作為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能根據不同的駕駛條件和路面狀況,實時調整車輛的減振系統,確保乘坐的舒適度與操控的穩定性。“目前這個賽道中95%的份額被國外企業牢牢占據,是一片極具潛力的市場。”迅鉑科技創始人劉海珍介紹,公司核心團隊深耕智能底盤領域多年,憑借豐富的開發量產經驗,成為國內首家全棧自研ADC技術的企業,在電控算法、系統集成、整車調校標定、ADC電磁閥、減振器機械等環節,均具備完整的開發與量產能力。

近年來,常州依托龍頭企業理想汽車的強力牽引,集聚了匯川技術、大連豪森、格拉默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建圈補鏈、生態優化。

“貼心服務”保障,“幫代辦”按下創新“加速鍵”

項目落地的速度與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前景。常州科教城以貼心的“幫代辦”服務,為企業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成為企業發展的堅實后盾。

近日,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江蘇分院有限公司內,常州科教城“幫代辦”服務專員正在了解企業總部及研發中試基地的設計情況,并對相關手續辦理提出意見建議。企業于2011年落戶常州科教城,是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在江蘇設立的直屬二級單位。


去年,中國機械總院江蘇分院根據集團與常州市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在常州啟動建立江蘇分院總部基地,考慮到常州科教城的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決定將總部基地落戶于此。今年初,在常州科教城“幫代辦”服務專員的幫助下,企業于4月順利完成土地競拍,預計10月具備開工條件。

“有了‘幫代辦’專員的服務,我們少跑了很多路,省下不少時間。”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江蘇分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振說。

3年前,常州科教城就建立了“幫代辦”服務機制,經過不斷完善,其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全面,實現了從工商注冊、立項備案、施工許可證到竣工驗收、消防驗收全流程覆蓋。服務專員還會對項目進行“一對一”跟進,制訂推進計劃表,確保企業“少走彎路”。

今年初,迪盛微(江蘇)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啟動,公司計劃在半年內完成近4000平方米廠區和辦公場地的改造。在此過程中,“幫代辦”服務讓企業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科教城速度”。


“為了縮短周期,‘幫代辦’專員經常下班后輔導我們準備材料,第二天趕在上班前就把材料送到相關部門。相關手續的辦理原本需要40多天,我們硬是在25天內拿下。”迪盛微(江蘇)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馮彥威感慨道。目前,公司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比計劃快了近一個月,預計今年產值達2億元。

常州科教城投資促進發展有限公司“幫代辦”服務專員趙鵬介紹,除了幫助企業推進項目建設,“幫代辦”還協助企業辦理人才公寓的入住申請,設立了社保、醫保窗口“一站式”服務,解決企業和員工的后顧之憂。

今年一季度,常州科教城27個項目簽約落地,涵蓋新能源、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熱門賽道。“目前,我們已安排‘幫代辦’專員對這些項目及時跟進,確保項目早立項、早報批、早規劃、早開工,進一步提高項目投產率。”常州科教城投資促進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元俊說。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