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5月28日,“烽火報國路·逐夢新征程”融媒行動在南京啟動。活動當天走進南京的工業遺產永利铔廠舊址,以及由舊廠房蛻變而來的1934文化產業園區。
南京有個地方叫“大廠”,你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歷嗎?它源于1934年由實業家范旭東與侯德榜在此創建的化工廠——永利铔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化工廠之一,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袋化肥,當時也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廠”。“大廠”的名字由此誕生。
在今天的南化公司廠區,矗立著一座已經“退休”的硝酸塔。這座硝酸塔被列為南京市不可移動文物,它承載著一段堅韌不屈的民族抗戰史。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四天后,日軍占領永利铔廠。日占期間,永利铔廠遭到瘋狂擄掠。1945年10月14日,抗日戰爭勝利后,永利铔廠立即啟動了索要全套硝酸生產設備的程序。1947年,侯德榜赴日本,與遠東經濟委員會據理力爭。最終,全套硝酸設備歸還原主,1952年在原址恢復生產。直到2011年5月,硝酸塔才光榮引退。
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永利铔廠、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金陵兵工廠、南京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江南公交公司……抗日戰爭期間,這些民族企業為了保留工業火種,輾轉遷移至西南大后方生存發展,為工業基礎薄弱的西南地區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也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工業基礎。
“烽火報國路?逐夢新征程”融媒行動將沿著當年南京民族企業西遷路線進行尋訪,重走烽火抗戰路,追尋先輩的足跡,開展尋訪、展陳、線下誦讀、研學等活動。活動現場,南京籍著名音樂人秦敏群帶著新作《烽火商魂》亮相。他將《烽火商魂》詞譜捐贈給南京市檔案館,作為這次“烽火報國路?逐夢新征程”融媒行動的主題歌曲。
留存到今天的工業遺產,是歷史的見證。在啟動儀式現場,南京市檔案館、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南京工業遺產檔案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并與近20家企業代表共同簽署了南京工業遺產檔案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該中心將集聚各方力量,深化推進對南京工業遺產檔案文化的研究,探索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