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巴中市委宣傳部主辦、極目新聞承辦的“老區新動能 振興加速度——2025全國新興主流媒體巴中行”活動,于6月25日在全國文明城市四川巴中啟幕。現代快報記者與采訪團一道,歷時4天近距離感受巴中這座紅色之城的獨特魅力與發展脈動,全方位沉浸式體驗了巴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和產業之興。
老區:豐富底色托出川北明珠
巴中地處四川省東北部,轄3縣2區、2個經開區和1個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面積1.23萬平方公里,2024年常住人口261萬。
在巴中,最鮮明的底色是紅色。當年,12萬巴中兒女參加紅軍,4.8萬人獻出寶貴生命,徐向前、李先念等446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共和國開國將帥曾在這里浴血奮戰。境內現有全國最大紅軍烈士陵園、最大紅軍將帥碑林、最大紅軍石刻標語群,被譽為“中國革命露天博物館”。
同時,巴中還是“礦產明珠”。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巴中全市油氣礦權面積占地域的82.5%,地下儲有頁巖氣1.4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1461.16億立方米,頁巖油資源量25億噸、提交預測儲量9032萬噸。預計到2027年油、氣產量將分別達到15萬噸、20億立方米,2030年分別達到41萬噸、50億立方米,將成為四川建設戰略腹地的重要能源基地。
巴中通江縣種植的銀耳
此外,巴中市通江縣還是我國著名的銀耳之鄉。“世界銀耳在中國,中國銀耳在通江。”這是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在視察通江銀耳產業時給出的定位與評價。神奇的北緯31度,亞熱帶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受大巴山阻隔,形成豐沛降水,造就了通江終年山環水伺、溫和濕潤的獨特環境,也造就了“賞其表兮秀外以純,鑒其實兮薈內以珍。觀之冠聚而色明,嗅之馥郁而香清,浸之柔滑而型膨,食之膠濃而爽嫩。多糖豐而微量充盈,蛋白足而富含維生素”的通江銀耳。
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讓這塊四川的后花園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
振興:老區修起了高鐵,發展了科技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如今時代的發展邁開了大步子,作為老區的巴中也不甘示弱,拿出了百分百的精氣神投入到了這場發展大比拼中。
巴中東站
要想富,先修路。群山環繞中,巴中開始了大交通布局。2024年6月27日,巴南高鐵開通,實現了老區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夢。一年來,巴南高鐵累計運送旅客31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8000多人次,高峰期單日客流突破3萬人次。
開通至今,巴南高鐵運行線路依舊在不斷優化,從最初僅能通達成渝兩地,到2025年7月1日起實現直達珠三角、長三角,通達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9個城市,停靠91個站點,此舉擴大了巴中的朋友圈。同時,巴中做好了接駁運力保障,打好公交、出租、網約車、班線客運、旅游專線組合拳,為旅客提供全覆蓋、全時段接駁公共交通服務,協同推進“引客入巴”政策落地落實,來巴旅游人數不斷增加。
巴中恩陽科普大視界園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巴中悄悄地干了幾件大事。在恩陽區,有著一個在全國乃至世界都獨樹一幟的科普大視界園區,它集科技、文化、旅游、研學于一體,是國家級科普視聽創新應用產業基地。園區依托“成都影視硅谷國家級超高清基地”和“虛擬現實視聽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電總局實驗室”兩大國家級視聽產學研平臺,打造了多個沉浸式數字光影科普視聽場館群落,成為川陜渝地區數字文旅體驗的幾何中心。其中的飛翔影院更是擁有全國首個16K超高清7D沉浸式LED球幕,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視聽盛宴。
采訪團正在聽取講解員介紹
巴中正在以離弦之箭的速度向新而行,跑出了絢爛的軌跡。
文旅:新老結合,打造獨屬巴中的旅游名片
作為老區,巴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底蘊。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巴中現有可移動文物92414件(套)、不可移動文物3468處,中國三大古蜀道之一的米倉古道距今約3500年、全長240余公里,起點為陜西漢中,終點為巴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地位;恩陽古鎮有古街巷17條、古建筑589棟,是四川規模最大、成片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時期古建筑;隋唐以來的石窟現有225處、1200余龕、造像14000余尊,南龕石窟被譽為“盛唐彩雕、全國第一”“中國的維納斯”。
巴城記憶文創產業園
要發展,就要結合。巴中市巴州區東城街道南壩片區的老巴中絲綢廠,現在被打造為巴城記憶文創產業園。園區以“一心、三軸、多節點”的空間布局,打造“文創產業總部、商業街區、數字科技館、藝術演藝區、文創博覽區、精品酒店區、非遺展示區”7大功能板塊,串聯巴山夜語智慧文旅項目,整合巴河水體資源,聯動舉辦國家級水上賽事,塑造巴城地標和豐富夜間經濟,形成集文化記憶、濱河夜景、水上旅游三位一體的新形態城市會客廳。園區常態開展演藝活動,已舉辦全國攝影展、義起來巴美食節、羊BA籃球賽等活動近100場,截至2025年4月底,累計接待游客量約7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0.7萬人以上,高峰時期日接待游客量約2萬人。
“恩陽船說”大型情境夜游演出
此外,近日在巴中的“頭部旅游勝地”光霧山,《新·夢境光霧山》激情上演。這部依托于山體而設計的情景表演劇,以“巴山背二哥”的堅韌脊梁和“米倉古道”的千年回響為靈魂,深情訴說巴中大地上的不朽傳奇;在中國米倉古道第一鎮恩陽,恩陽船說——大型情境夜游演出以天下無雙的大宋盛世為歷史背景,以繁茂的恩陽碼頭市井商貿和米倉古道的旅途傳奇對照描繪,以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為絕美舞臺承載一段絕美的愛情故事,以現代科技的光影手法為筆墨,講述了一段絕無僅有的恩陽傳奇。
光霧山風景
巍巍巴河,通貫古今。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巴中正在用成長的加速度、發展的新動能,宣告振興的決心。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莊劍翔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