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群表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不斷提升附屬醫院疫情防控的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 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16日電 (陳靜 童寬)本輪疫情,上海抗疫至今,方艙醫院運行有什么經驗?救治重癥患者有怎樣的心得?在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新冠疫情下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上,多位一線專家云端共同交流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
作為上海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帶領團隊先后接手6家方艙醫院,按時完成14個場館的交付使用。陳爾真圍繞方艙醫院的運行特點、醫療及運行保障面臨問題、方艙醫院的醫療急救體系以及方艙醫院的運行保障體系等方面,剖析了方艙醫院醫療救治面臨主要問題和資源需求,從機制、流程、技術上進行應急管理、科學管理和精細管理總結了經驗。針對常規醫院醫療救治和資源需求等方面問題,陳爾真認為,應有序增加門診服務供給,滿足患者診治需求。他強調合理安排各類資源,保障院內物資。
陳爾真帶領團隊先后接手6家方艙醫院,按時完成14個場館的交付使用。 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先群表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不斷提升附屬醫院疫情防控的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各附屬醫院進一步優化面對疫情的綜合醫療救治能力,加強發熱門診建設,筑牢扎密疫情防控的安全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院長潘曙明從復興館方艙的建設概況、管理運行、管理成效等方面展開闡述。據悉,和其他方艙不同的是,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在外籍感染者管理方案上做了一些創新,成為醫療管理領域里的精細化管理的探索。對于方艙的運行過程,潘曙明說,采用更加扁平化的管理層級標準化醫療隊和后勤人員配置非常關鍵,同時,快速實現醫療隊之間的融合十分重要。他提出,必須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和監督機制,嚴格統一相關服務標準和措施。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皋源分享了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治經驗及處置優化建議。他認為,治療中有一個關鍵點,就是養療,包括:抗病毒治療、免疫治療、抗凝治療、俯臥位治療等。這位專家指出,對于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插管時機宜早,保證患者氧合;醫護人員應及時處理患者的原發病,強調多學科協作。
鄭軍華介紹了亞定點醫院在救治重癥患者方面的一些經驗。 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亞定點醫院是上海根據本地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開展的針對性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先后擔任了世博方艙醫院、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總指揮。他介紹了亞定點醫院在救治重癥患者方面的一些經驗。鄭軍華說,亞定點醫院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做好上下游的銜接,特別是在人力、場所、設備等方面,要積極地進行針對性調整,同時制定合理的流程,切實做到重癥患者能夠早期、及時、有效地轉移到定點醫院,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完)
- 熱點
- 2022-05-17 15:51:18
- 熱點
- 2022-05-17 15:51:03
- 熱點
- 2022-05-17 15:50:21
- 熱點
- 2022-05-17 15: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