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保市場主體“青山常在”,江蘇此前出臺“蘇政40條”“助企紓困22條”,其中,在輕微違法免罰輕罰、實行“包容期”信用監管等多個方面均涉及市場監管部門。這段時間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如何細化落實穩企惠企措施,讓政策速享盡享,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進行了采訪。
柔性執法,輕微違法免罰輕罰
近日,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局對某粥道餐飲店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這也讓餐飲店負責人松了一口氣。原來,該餐飲店在外賣平臺發布“營養口味俱佳,市場潛力大,具有最廣泛的客戶基礎……”等宣傳用語,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構成在廣告中使用“最高級”用語的行為。
建鄴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當事人是首次違反《廣告法》,已及時主動改正了外賣平臺宣傳用語,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根據《南京市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第一批)》規定,對當事人不予行政處罰。
輕微違法免罰輕罰,給了企業糾錯空間。“‘柔性執法’給了企業自我糾錯的機會,為企業增強了應對困難的底氣。”采訪中,多位中小微企業負責人表示。
4月,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應對疫情進一步助企紓困穩企強鏈的若干措施》,提出12條舉措,其中一條是“推行輕微違法免罰輕罰”,要求在落實全省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和從輕減輕處罰規定基礎上,擴大適用范圍。比如,將不予處罰的違法行為由43種擴充為55種;針對不宜列入不予處罰清單、但在某些情況下應當依法減輕處罰的違法行為,增列輕罰清單,將21種違法行為列入減輕處罰范疇。今年一季度,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對市場主體不予處罰和減輕處罰案件4409件,減免罰款金額4.38億元。
近日,江蘇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密集升級“輕微違法免罰輕罰”清單。5月8日,南通在2020年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輕罰”清單基礎上,升級出臺“四張清單”,對141項輕微違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3月,蘇州涉企“免罰輕罰”清單再升級,升級后包含110項輕微違法行為“免罰輕罰”,以及14項“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內容。2020年以來,蘇州市場監管系統已辦理免罰輕罰案件9127件,為企業減免處罰金額達6.36億元。
包容審慎,助企業修復信用
“完成信用修復后,資金補助馬上就申領到了,非常感謝!”日前,鎮江某熱電公司的負責人蔣先生松了一口氣,20萬元的資金補助順利到賬。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這家公司的生產經營遇到困難。根據相關規定,企業符合丹徒區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獎勵資金申報重點支持方向。可是,申報時蔣先生被告知公司曾被行政處罰,有不良信用記錄,不符合申報要求。
本以為申請補助泡湯了,就在此時,鎮江市市場監管局送來了希望:根據省市場監管局《關于應對疫情進一步助企紓困穩企強鏈的若干措施》要求,認定該公司屬于較低數額罰款處罰,可實行“包容期”信用監管,縮短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限。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幫助企業完成了信用修復,“污點”消除后企業順利拿到了補助資金。今年以來,鎮江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累計為12戶企業修復行政處罰記錄,幫助企業迅速“回血”。
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部門為企業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行政處罰信息修復等開通電話咨詢和輔導服務,推行“郵寄辦、不見面”修復,大幅壓縮辦理時間,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
4月27日,江蘇某建設工程公司通過南通市信用“云修復”平臺被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沒想到信用修復不但能在線申請,還能線上核查,幫我們省了不少時間!”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感慨。去年該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無法取得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4月27日,該公司通過“南通信用監管服務”微信小程序向南通市市場監管局申請移出。
按規定流程,因住所列入異常的企業,必須經過實地核查通過后才可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創新實施遠程線上同步核查,加速企業“重啟”。“因地址失聯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如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重點領域,原有的實地核查環節將簡化為在線同步查驗。”南通市市場監管局信用與風險監督管理處負責人介紹,3月以來,已為472家次企業提供線上經營異常名錄移出服務,幫助解封231個銀行賬戶。
遠程評審,解企業燃眉之急
疫情發生以來,省市場監管局出臺早期介入、遠程評審、技術專家會審、延期換證、免評審換證、個性化幫扶等行政審批十條措施,儲備形成“政策工具箱”,采取清單式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行政審批新模式,用實際行動助企紓困、穩企強鏈。
“感謝市場監管部門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4月22日,中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開心地說。2021年,中新鋼鐵通過產能置換,新增270萬噸煉鋼產能,其鋼鐵產品生產許可證將于今年4月26日到期,需要辦理許可范圍變更和換證,如果在證書到期前拿不到新的許可證,企業將不得不停產。
3月11日,中新鋼鐵相關負責人到省市場監管局咨詢許可證辦理事宜。企業辦證時間緊、填報事項復雜,省市場監管局迅速成立由2名審批人員和2名技術專家組成的“早期介入”小組,指導企業補充完善申請材料。通過指導,企業提交申請材料一次通過。按照鋼鐵產品生產許可證“先核后證”要求,必須派出審查組到企業現場審查,但因疫情管控,遲遲不能組織審查。省市場監管局創新采用“遠程評審”實施審查,審查組專家在線上,屬地市場監管局選派2名以上監管人員作為觀察員到企業現場。通過“遠程評審”,企業順利領到了新許可證。
為了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不僅有“遠程評審”,還有“云檢驗”。
4月29日上午,省市場監管局特設處在安全檢查中發現,南京弘陽未來世界游樂場3臺A級大型游樂設施檢驗日期即將到期,“五一”期間無法正常運營。原來,使用單位3月份已向中國特檢院申請檢驗,但因為疫情,檢驗人員無法到現場。在了解企業情況后,特設處立即與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溝通報告,爭取采用“云檢驗”,即中國特檢院專家線上指導、省特檢院持證檢驗人員按規程現場檢驗的方式,對3臺設備安全評估。當天下午5時,市場監管總局回復同意,省特檢院立即成立7人檢驗團隊,在中國特檢院的遠程指導下,用兩天時間保質保量完成檢驗,幫助企業提前半個月正常運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海燕 洪葉
- 熱點
- 2022-05-24 14:39:35
- 熱點
- 2022-05-24 14:39:02
- 熱點
- 2022-05-24 14:38:41
- 熱點
- 2022-05-24 14: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