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興衰,關鍵在人、核心在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鮮明提出,“要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落實好“四敢”重大要求,干部敢為是決定性因素。我們要切實提高站位,把激發干部敢為貫穿干部“育選管用”全過程、各方面,以組織作為促干部敢為,推動發展出新、出彩。
干部敢為,“敢”是態度,“為”是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干部就是干事的,我們的黨員干部,決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干部敢為,就是要知重負重、唯實唯勤,做到工作面前奮勇爭先、雷厲風行,考驗面前亮劍出招、挺身而出,難題面前勇于負責、一往直前,矛盾面前敢于擔當、善于突破,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鮮明敢為的導向,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真正讓敢為的有舞臺、混日子的沒市場,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推動形成“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生動局面。
干部敢為,不僅要有“敢”的魄力,更要有“為”的本領。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江蘇之所以能取得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源于廣大干部群眾的敢拼敢干、敢為善為。當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迫切需要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要牢牢抓住開展主題教育契機,不斷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引導黨員干部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不斷筑牢敢為的思想根基。強化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有計劃加強對干部的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煉,尤其是推動干部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長才干,不斷增強敢為的底氣和能為的本領。
干部敢為,既考驗干部,也考量組織。必須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獎敢為之舉,護敢為之勇,容敢為之錯,讓干部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激勵上要加碼,持續放大“好班子”“好干部”評選效應,用好“重大專項及時獎勵”有效載體,發揮職級晉升杠桿作用,讓敢為的干部有面子、得實惠。嚴管上要加壓,既一手褒獎“駿馬”勇爭先、一手鞭打“蝸牛”治慵懶,更著力推進能上能下制度化、常態化,全面提振敢為的精氣神。容錯上要加力,堅決破除“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不良現象,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堅定為干事創業者遮風擋雨、撐腰壯膽,讓干部后顧無憂、前行無懼。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只有干部敢為,事業才能向前推進。我們堅信,有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各級黨組織的共同發力,廣大干部一定會敢為善為、帶頭作為,進而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全力推動江蘇現代化建設大步跨越,江蘇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