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華時論|一塊動力電池何以“發動”新能源之都

  日前,總投資約10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項目落戶常州。項目建成后,年產30萬套智慧動力總成、傳動系統等核心零部件。這意味著,到2024年,又一個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將在常州誕生,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一座城市的崛起,往往離不開一個戰略性、引領性、支柱性產業的拔地而起。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實體經濟就是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會葉茂,根固才能樹壯。有人認為常州新能源產業是“無中生有”,但“無中生有”也要有底氣和實力。未來產業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要建立在已有的產業基礎之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常州已是全國三大乘用車制造基地之一。同時,扎實的工業基礎和完備的產業體系,為包括新能源在內的多個現代產業發展提供了天然土壤和獨特優勢。有了底氣,還要站得高、看得遠,有前瞻眼光,在關鍵處落子。工業發展的底氣和產業布局的前瞻,讓常州擁有了圍繞新能源布局的主動性。一個細節是,早在12年前,常州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而那時,新能源并不在公眾關注的范疇之中。

  有前瞻眼光還體現在,瞄準一個新賽道,要找準切入口、突破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常州的新能源產業是從一塊動力電池起家的。當所有城市都在拼命試圖發展新能源整車時,常州把鋰電池作為重點突破口;當大部分城市在發展鋰電池時,常州卻憑借強大的電池配套能力吸引了四家龍頭型整車企業。這些龍頭企業落地后,一大批配套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助力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發電、儲能、輸送和應用的產業閉環。這啟示我們,搶占新賽道,不是盲目競爭,要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找準突破口,專注打造一條產業鏈,從而引得配套企業“自然來”。

  光有底氣、眼光還不夠,還要拼服務。政府和企業是合作互動共贏體。對企業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甘當“店小二”、愿為“急郎中”,有“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的寬容信任,有“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暖心服務。中航鋰電落戶金壇后,2018年曾經面臨一次很大的資金危機。當地政府組建專業團隊,通過資本運作一舉“抄底”中航鋰電,推動企業深化改革,如今企業又再次在行業崛起。就在今年常州新春“第一會”上,當地專門出臺“新能源之都十條”,圍繞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推廣應用、生態營造四個方面制定政策,為產業發展再添一把火。實踐證明,只要政企同心、攜手并進,就能激發出產業興旺的澎湃動力。要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創新生態,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當前,各地都在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一塊動力電池“發動”新能源之都,給其他地區的未來產業發展帶來諸多啟示:既要有產業發展的底氣,又要有找準風向的前瞻眼光;既要有全局觀,又要找準突破口,用“舍得、懂得、等得”的城市胸懷,用真金白銀、真心實意的政策支持,匯聚人才、服務企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更澎湃的動能。

  (楊麗)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