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強則國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這為新時代共青團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年處于人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期,選擇和堅持什么樣的道路,決定著青年未來的人生方向。省第十五次團代會以來,江蘇共青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少年成長,緊扣青少年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找準青少年接收訊息的“常用頻率”,探索開展思想引領的“主要信道”,聚力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青字號”思想品牌,不斷提升黨對青年的思想引領力。
01
以理論宣講潤心田
讓青少年有共情能共鳴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國際輿論從報告熱詞和金句中尋找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取得非凡成就的成功密碼,3400余家境外主流媒體進行直播和報道,觀看瀏覽達18億人次。”2022年11月,團省委青年講師團成員匡艷麗為江蘇師范大學青年學生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宣講課,這是由團省委主辦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江蘇青年講師團示范宣講進徐州活動。
五年來,江蘇共青團主動適應青年價值觀念多元、社會思潮交融的時代現狀,打造青年講師團、團干部上講臺、紅領巾巡講團等宣講品牌,組織“8090后”宣講輕騎兵,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年學習社、機關、企業、學校、農村等地,開展小規模、互動式宣講34.9萬場,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大主題切換為小場景,把經過青年化闡釋、兒童化解讀的黨的科學理論播撒在江蘇大地上。
2021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淮安市新安小學五(8)中隊少先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江蘇各級團組織、少工委第一時間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把總書記對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重要論述、對少先隊員全面發展的關心重視,轉化為“為黨育人”的務實行動。
全省22.1萬支“紅領巾學習小隊”,讀習爺爺讀過的書,重溫習爺爺講的故事,牢記習爺爺的殷殷囑托,理解銘記“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錚錚誓言;全省24萬余名“紅領巾講解員”走進紅色場館,講述革命歷史、先鋒故事,表達對英雄榜樣的敬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五年來,江蘇共青團創新推出系列宣講活動,引導青少年不斷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鞍倌挈h史青春說”“青春宣講進萬家”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江蘇共青團在全團率先開展“綻放戰疫青春·堅定制度自信”宣講,覆蓋1200余萬人次,讓青少年深刻感受到中國抗疫背后的制度優勢,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間。
02
創新實踐育人課
走好青春奮斗路
3000錘敲出的“鐮刀、錘頭”墻面,200面小黨旗下的不朽“政治生命”,15類精品微課……在南京玄武區小紅梅“青年學習社”里,全省各地團員青年定期在此研學交流、思想碰撞,來時不識“小紅梅”,走出已是“新青年”。
五年來,江蘇共青團努力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的方法路徑,不斷創新實踐育人的方式和載體,引領青少年沉浸式體驗式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少年中入腦入心,激勵青少年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江蘇共青團把思想引領從“大講堂”搬到“社會大課堂”?!安煌跣?緊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一系列創新活動使廣大青年對“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領悟更加深刻,對黨的領導高度認同。
為引導全省青少年沉浸式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江蘇共青團在全團首創“青年學習社”及線路,充分利用江蘇豐富的紅色資源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美麗鄉村、科技園區等,建成3062家“青年學習社”,140條“青年學習社”線路,開展各類主題學習活動5萬余場,覆蓋團員青年233萬人。目前,“青年學習社”線路已是入隊入團、成人禮、社會實踐活動的必選項。該項目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
育人者先受教育。江蘇共青團創新開展全省高校百校萬名團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并評出95部精品思政課在“口袋校園”平臺展播,50篇思政調研文章和25個優秀工作案例分別匯編成書,300名大賽獲獎者進入各級青年講師團,帶動全省大學生團員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相關做法被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批示肯定。
以青年奮斗故事為劇本,讓青年人當主演。江蘇共青團創新開展“馬克思主義·青年說”活動,用青年話講好理想信念故事,引導青年與偉人跨越時空對話,讓理論學習有意義、有意思、有意境,在全省高校、企事業單位青年中掀起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生動熱潮。
03
推選身邊好青年
引領青春新風尚
“在鄉村振興的崗位上,用心體會民生之根基,自然會發現職責之深沉;用情體味群眾生活之期盼,自然會找到擔當之根本?!?022年8月22日,一場由團省委主辦的“江蘇好青年分享會”在南京紫東生態會議中心熱烈進行,“江蘇好青年”、宿遷市洋河新區社會事業局一級科員馬萍萍分享了自己兩年前在洋河鎮扶貧的故事,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典型是激勵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鮮活教材。五年來,在抓好“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等傳統典型推樹手段的同時,江蘇共青團更加注重在各行業的普通青年群體中發現典型,用身邊榜樣感動和引領青年,形成強大持久的滲透力、影響力和感染力。
江蘇共青團連續舉辦的“我們身邊的好青年”推選活動涵蓋疫情防控、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崇德守信、鄉村振興等向上向善的好青年,5萬余名草根青年獲舉薦,600名普通青年被推選為“江蘇好青年”,26名江蘇好青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講好青春奮斗故事是創新典型引路的重要環節。江蘇共青團積極發掘青年典型背后的故事,把思想引導內涵融入到榜樣的成長歷程和奮斗記憶里,用榜樣自身的話語和事跡去傳遞思想力量、回應青年關切、解答青年困惑,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細致地做到青年心里。
五年來,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青春建功高質量發展”“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等主題,江蘇共青團組織開展江蘇好青年分享交流活動2500余場,一支支分享團深入廠礦、學校、鄉村、社區,用青春榜樣故事感動青年、影響青年、激勵青年,影響覆蓋數百萬人,“處處有典型,人人可成才”的氛圍更加濃厚。
04
唱響網絡主旋律
傳播青春正能量
“青年在哪里,我們的陣地就建在哪里,青年聚集在哪里,我們就延伸到哪里?!苯K共青團深刻認識到,面對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的新常態,要加強對青年群體的覆蓋和引領,就必須瞄準網絡空間,著力開拓新平臺新陣地。
五年來,江蘇共青團以扁平化、網絡化、便捷化的方式,積極進駐青年集聚的網絡空間,在全團率先建成省一級的團屬融媒體中心,打造不下線的“指尖的共青團”,做青年隨時隨地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知心網友”。
推動思想引領與共青團日常工作相“嫁接”, 網上“青年大學習”成為江蘇青年學習新風尚。江蘇共青團建成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學習體系,創新推出“學習十法”,讓理論學習觸角延伸到基層團組織的“神經末梢”。江蘇網上“青年大學習”總參學人數4.26億人次,2022年每期平均434萬人參與學習,穩居全團前列。
網上青年聚集地里到處有“團團”的身影。引領建成覆蓋全省3687個團屬新媒體賬號的傳播矩陣,近兩年來微信平臺10萬+閱讀量推文條數穩定在年均千篇,視頻平臺流量突破10億人次……江蘇共青團深入推進新媒體矩陣平臺建設,同名微信公眾號長期蟬聯全省政務排行首位,以“兩微四平臺”為傳播格局的頭部賬號總粉絲量突破1000萬,影響力位居全團第一方陣,新媒體蜂群式矩陣已經成為青少年網絡思想引領和輿論引導主陣地。
優質爆款新媒體產品競相涌現?!扒嘌劭唇K·喜迎黨代會”“青說十四五”“青說二十大”……江蘇共青團在五年間產出十余項重大主題系列產品、百余個精品項目、上萬條優質內容短視頻,破億次平臺瀏覽量,深受青少年喜愛。
“蘇青U+”平臺24小時不打烊。江蘇共青團不斷優化“蘇青U+”網絡綜合服務平臺,建成平臺互通、工作互動、資源互享、線上線下互促的工作體系,真正實現工作網、聯系網、服務網“三網融合”,青年隨時“一鍵”找活動、找服務、找組織。目前,入駐組織6.6萬個,累計開展活動超過129萬次,成為青少年值得信賴的網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