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三年打造100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讓“就在身邊”惠及每一位困難群眾

“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殷切期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聚焦就業困難人員的急難愁盼,江蘇今年啟動建設“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打造100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10萬名困難群體就業,今年首批建設300個服務站,幫扶就業3萬人以上,已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通過就業服務端口前置、重心下沉,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米”。

技能培訓,高質量幫扶讓就業更穩定

準備蛋糕坯,將巧克力融化后加入奶油打發,倒入過篩的粉類攪拌,加入蛋黃混合均勻……3月25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在無錫八佰伴附近的幾多熊蛋卷店見到烘焙師陸一瞾時,她正忙著做一款夢龍巧克力甜品,這是陸一瞾第二次嘗試這款甜品。前一天,她的首秀作品備受顧客青睞很快被搶光。

“我在網上學的,沒想到這么受歡迎。”看到自己的產品被搶購一空,入職不到一周陸一瞾滿心喜悅,“這要感謝林陸巷社區的就業服務站。”2個月前,陸一瞾還是一位對前途迷茫的失業人員,社區主任邀請她試試社區免費烘焙培訓。短短4天的培訓讓陸一瞾徹底喜歡上了烘焙,于是陸一瞾找師傅繼續學習。陸一瞾說,等積累了經驗,以后想開一家自己的蛋糕店。


林陸巷智慧就業服務平臺

林陸巷智慧就業服務平臺


“我們社區有常住人口2835戶,今年需要就業幫扶805人,其中就業困難34人、大學生1人、特殊人員21人、失業人員32人……轄區有招聘意向的企業98家、商戶43家,零工需求單位12家。”對于社區的就業情況,林陸巷社區黨總支書記歐云凱如數家珍。“這些信息我們社區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上都有記錄。企業的招聘意向是社區8個網格員和50多位志愿者上周剛走訪搜集的。”歐云凱說,對于搜集的崗位信息,社區已經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發送給了居民。

擁有一技之長是穩定就業的前提,為此林陸巷社區就業服務站先后與3家培訓機構簽訂技能培訓合作,為失業無業人員提供專業烘培師、家庭整理師、汽修工、電焊工、裁縫等培訓,對就業技能欠缺的人員,服務站還邀請指導老師“一對一”進行就業指導。


林陸巷智慧就業服務平臺

林陸巷智慧就業服務平臺


個性化服務,保障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從南京城區驅車半個小時,就到了江寧區谷里街道周村社區。走近周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戶外醒目的電子大屏上滾動播放的招聘信息引人駐足——“金陵小城,招聘保安2名”“南京美誠鋁業,招聘電氣工程師1名”“南京銀杏湖農業觀光休閑有限公司,招聘設備維修員1名”。“這些信息我們社區網格微信群里也都可以看到。”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夏立梅介紹,周村社區有1928位勞動人口,社區在疫情期間建立了4個網格微信群,涵蓋1205位社區居民,轄區企業有招聘需求都會第一時間在群里發送。夏立梅說,因為群里都是本社區居民,求職者有應聘需求的可以私下直接對接。


江寧周村社區就業服務站把大齡就業人員組織起來做手工飾品在附近景點銷售。

江寧周村社區就業服務站把大齡就業人員組織起來做手工飾品在附近景點銷售。


周村社區地處南京南郊生態廊道,東鄰牛首山風景區,轄區內有世凹桃源、天闕畫苑、南京友好櫻花園等旅游景點,居民就業機會頗多。社區就業服務站的重點服務對象便是家庭困難人員。

“社區現累計登記在冊就業困難人員94人,其中‘4050’人員80人、困難低保人員9人、困難重殘人員5人。這些就業困難人員我們開展針對性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培訓,保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夏立梅介紹,因為一些家庭有需要照顧的重大病患者,社區特地開發了一些靈活就業崗位,幫助這些家庭獲得就業收入。社區居民王彥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丈夫需要全職照顧生病的老人和兄長,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便幫王彥找了一個飯店保潔員崗位,上班時間為早上9點到下午3點,能掙錢也不耽誤接送寶寶。

“就在身邊”,困難人員享“一條龍”就業服務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在全面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江蘇人社部門會同民政、工會等部門梳理出低收入人口、殘疾人、特困職工家庭成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長期失業人員等5類特殊困難群體。“他們普遍年齡大、技能低,適崗能力弱,自主就業能力不足,是就業幫扶中的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必須通過政府部門的就業援助才能夠找到匹配適合自身條件的就業機會,以此促進就業增收。此外,考慮到生活成本、交通成本以及照顧家庭等因素,他們普遍不具備外出就業的條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是直接訴求。”

據介紹,根據這些人員特點,家門口的就業服務堅持“站點靠著困難群眾建,服務跟著群眾需求走”,通過就業大數據,精準鎖定就業困難群體多、就業幫扶需求大的社區(村),新建標準化就業服務站。同時結合服務站周邊公共和商業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情況,把就業服務送進公園、商超、集市、車站,積極推廣就業小店、就業小屋、就業小站等創新做法,把就業服務嵌入困難群眾的日常生活場景,提升服務頻次、提高服務效率。


林陸巷社區網格員入戶就業調查

林陸巷社區網格員入戶就業調查


精準匹配需求。安排人社服務專員上門入戶調查走訪,掌握困難人員實名信息和基本情況,建立“一對一”就業援助檔案,量身定做崗位信息、政策信息、培訓信息“三張”服務清單,動態更新、持續跟進。分類采集崗位情況、招聘要求、福利待遇等信息,為困難人員提供更多就業選擇。

精準落實政策。在實現就業的基礎上,江蘇進一步提出“收入有增長、權益有保障、上崗有補貼”的更高目標,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名困難群眾分享高質量就業紅利,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且每年有一定幅度提升;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交納社會保險,做到老有所養、失有所助、傷有所靠;上崗后給予社保補貼,在公益性崗位就業有崗位補貼,參加技能培訓后有培訓補貼,讓政府的就業惠民政策落地落實,讓困難群眾真正享受到“就在身邊”的幸福感。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

圖片來自采訪對象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