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 俄羅斯《生意人報》4月7日刊登題為《北京成為外交官和政治家的朝圣之地》的文章,作者為瑪麗安娜·別列尼卡婭。文章摘編如下: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和伊朗外交部長周四在北京會晤,這是二人在兩國就恢復外交關系達成協議后的首次會晤。雙方在北京會晤不僅是為了選擇一個中立的談判平臺,同時也是要向中國致敬,因為中國在兩國實現和解的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周四成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之一。除了伊朗和沙特代表團外,這里還接待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沙伊兩國外長周四在北京舉行了備受期待的會談。此事發生在兩國代表團同意恢復2016年中斷的外交關系之后不到一個月。
兩國外長在會談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再次確認雙方一個月前在北京達成的所有協議。雙方還同意在一切有利于確保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務上加強合作。應當說這不是空話——中東地區非常期待德黑蘭和利雅得之間的和解能夠緩解周邊國家的緊張局勢。
在聲明的最后,兩國外長邀請對方到本國訪問,并感謝中方組織這次會談。顯然,兩國決定恢復關系后的首次外長會談需要在一個中立之地舉行,北京正是這樣一個理想的場所。
正如沙特《中東報》所指出的那樣:“之所以選擇北京作為兩國外長會晤的地點,是考慮到它在兩國達成協議并推動兩國協作方面發揮的作用。”因此,很少有人對兩國外長來北京會談感到驚訝。就在一個月前,中國斡旋沙伊會談引起轟動。當時也恰逢北京提出烏克蘭和平計劃。這兩件事彰顯了中國成為世界地緣政治舞臺上主要參與者之一的愿望和能力,而西方也無法忽視這一點。
中國已然成為歐洲領導人的朝圣之地。3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問北京。本周,馬克龍和馮德萊恩也抵達了這里。此外,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本周透露自己即將訪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