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河灘小村的蝶變

“五一小長假來黃河邊觀星、游玩的人多,這幾天我們特別忙,已經宰了三只羊,還買了牛肉、雞肉、蔬菜……羊是自己養的,大家吃得放心。”銀河村銀河灣八大碗農莊老板孫會芝說。

除了提前備好食材,孫會芝還把餐廳打掃干凈,準備臨時雇幾個人幫忙。“平時人手夠用,趕上放假就招呼不過來了。”孫會芝說。

銀河灣黃河濕地生態文化館。新華社記者 鄒欣媛 攝

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禮和鄉的銀河村,東靠黃河,濱河大道依村而建,萬畝濕地、千畝天然紅柳林以及湖泊、沙漠等自然景觀匯集在村莊附近。

近年來,惠農區將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結合,銀河村借助生態優勢,從綠色田園入手,打造銀河灣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帶動村民發展種植、養殖、采摘、餐飲、民宿等鄉村旅游產業。

銀河村以前并不綠。銀河村黨支部書記王學鋒回憶說,萬畝濕地是黃河東移后形成的河灘地,20世紀80年代,村民為了生計開始在河灘地上放牧、耕種,濕地逐漸荒漠化。“小時候大風刮得人睜不開眼睛,一個冬天農渠就被沙子填滿了。”他說。

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村民不再耕種河灘地,銀河村的生態得以恢復,最初稀疏的紅柳慢慢長成了三千畝的天然紅柳林。如今這片濕地每年都會迎來白鷺、灰鶴等大批遷徙的候鳥。

根雕藝術館里展出的根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鄒欣媛 攝

銀河村生態越來越好,棲息的鳥類越來越多,吸引了不少愛鳥護鳥人、攝影愛好者和游客來此打卡。王學鋒說,他們盤活閑置土地,從2019年開始陸續建設了文化廣場、黃河濕地生態文化館、根雕藝術館、親子農場、采摘園、餐廳、民宿等。

孫會芝成為第一批敢于嘗試的人。她說,惠農區原來是煤城,餐廳是用以前拉煤的綠皮火車車廂改造的,招牌菜是由羊肉、牛肉、雞肉和丸子等組成的八大碗,別的地方吃不到。

在根雕藝術館里,十二生肖等根雕作品栩栩如生。“根雕是我的愛好,這些作品一直在村里免費展覽。”惠農區文聯名譽主席岳亞東說,發展鄉村旅游,是對工業遺產、歷史文化進行搶救性保護,這需要文化元素來支撐。來的人多了,還會在交融中形成新的文化亮點。

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柏波種植無花果樹。新華社記者 鄒欣媛 攝

年輕人開始返回銀河村創業。今年27歲的退役軍人柏波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2018年回鄉嘗試種植無花果,在已經建成6個冷棚的基礎上,他今年又投建了6個暖棚。“6個冷棚一年掙10萬多元,而暖棚可以保證無花果提前兩個月上市,還能延長兩個月的采摘期,預計收入會翻一倍。”柏波說。

柏波告訴記者,八九月份無花果成熟時,正好趕上候鳥遷徙,到這觀鳥的人會更多,鮮果基本被采摘一空,根本不愁賣。

四月底,銀河村綠意盎然,一些設施正在建設中。王學鋒說,他們目前在加緊建設湖心島、養老服務中心等,做好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吸引更多遠方來的客人。(記者鄒欣媛)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