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擁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天然氧吧”三塊國家級“綠色名片”,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古邑新城鹽都,始終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指引,高舉工業強市大旗,通過實施“騰籠引鳳”、強鏈建鏈、創新驅動等有效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鹽都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騰籠引鳳” 好項目紛至沓來
上海瑞萊鉑智能機器人項目是去年落戶高新區的一家生產研發各種AGV小車、搬運機器人及其他非標自動化物流設備的高科技企業。經歷去年以來的高標準、高效率建設,如今一期廠房裝修完成,正在調試生產中,二期項目正處于廠房內裝階段,全部投產達效后,可實現開票銷售10億元。
前不久,該項目綜合施策節地模式在全省推廣,全市唯一。項目的投產填補了高新區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空白,提升了高新區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騰籠”,并非粗暴地把原來落后的產能淘汰,而是騰出土地,騰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引鳳”,也并非簡單招引所謂的“高大上”,而是通過“招大引強”最終實現內外兼修。鹽都實施“載體煥新”戰略,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辦法:先后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企業廠房租賃管理的指導意見》《租賃標準廠房投資合作協議書》《關于建立工業載體與司法處置聯動運行機制的實施意見》,從機制上推動閑置廠房、土地合理使用,加快形成產出效益;堅持以“畝均論英雄”,開展各類載體兜底摸排,早早摸清轄區廠房資源的底數,通過分類施策、項目盤活、改造提升等多種方式,全力提升閑置資源的產出率和貢獻率;落實“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部署,將閑置土地、低效廠房盤活作為破解招商選資土地制約的有效途徑,方便后續引入高質量項目。
以精細化管理推進“騰籠引鳳”,換來的是捷報頻傳:去年以來累計招引入駐工業項目100個,其中去年入駐76個、項目總投資54億元,當年實現開票銷售21億元、入庫稅收4258萬元。瀚賽電子、韓進汽車部件等9個項目接受市、區觀摩,日松智能、大因多媒體等11個項目實現規上列統,今年龍跡智能、善行智能、瑞萊鉑機器人等入駐項目分別新增開票2億元、1.3億元、1.1億元,成為億元以上新增長點。
強鏈建鏈 匯聚發展新動能
當時間的指針倒回到2015年9月,6平方公里的智能終端產業園破土動工之時,園區所在地還是一片農田。如今,這里廠房林立,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強勢崛起。鹽都堅守實體經濟,建設更高品質的工業強區,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三大產業全面起勢,先后落戶了東山精密、維信電子等一批地標項目,培育了LED封裝、FPC柔板等多個全國細分行業單項冠軍,創成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去年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首次突破600億元。
在今年3月底舉辦的2023國際電子電路(上海)展覽會上,該區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江蘇漢印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高清超大屏向大家展示噴印智能化解決方案。去年,漢印科技在行業率先將自動化噴印系統運用于FPC領域,首創推出集智能與自動化于一體的FPC噴印單元。
而國家單項冠軍企業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則打破了歐美的技術壟斷和封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唯一能夠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程設計、成套裝備制造、安裝、調試開車、人員培訓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技術及成套裝備入選國家“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
產業鏈的培育建成和發展壯大,離不開鹽都堅持綠色發展、外引內育、精耕細補的不懈努力。近年來,該區全力實施“產業地標培強工程”“重點產業鏈培育三年行動”,打造特色鮮明、初具韌性的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鏈,持續突破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預計到2025年,高新區將實現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轉型升級,以低碳發展提升園區承載能級,梯次培育百億領航、十億帶動、億元支撐的企業方陣,打造全國領先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圍繞全市“5+2”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鹽都還將強化建設動力及儲能電池、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2條地標產業鏈,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高端紡織、智能裝備制造及核心部件4條優勢產業鏈,光電顯示、集成電路、物聯通信設備、“大數據+”、醫藥醫療、智能終端、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7條潛力產業鏈,推動工業經濟向千億臺階邁進。
乘“數”而上 打造新興增長極
數字經濟提質增效,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在鹽都,維信電子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技改擴能和創新研發,全力推動構建集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協同化制造于一體的“未來工廠”。東山精密積極探索5G產業需求,加大科創力度,堅持以“智能矩陣”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不斷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步伐。
如今的鹽都,正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堅定不移走“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道路。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一批“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推動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在產業“高新優綠”上鍛造領跑新優勢,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走進江蘇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條條智能生產線有序布局,智能機器人來回作業,不同規格的新材料產品整齊碼放,即將裝箱投放市場。據介紹,該公司引進“MES”制造執行系統,全力打造“管理駕駛艙”,對公司全流程運行實現實時數字化集成管理,運營效率可提升15%至20%,達到精益化生產的目標。
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提升綠色發展質效,鹽都專門出臺《鹽都區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鹽都區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等激勵政策,不斷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全覆蓋,成為全市數字產業示范高地。
長風破浪,未來可期。當下的鹽都,正以“四敢”精氣神為引領,在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熱潮下,奮楫爭先,勇毅篤行,在美好的春日里加速奔跑,奮力打造競逐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的鹽都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