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宿遷地緣相近、市情相似、人緣相親。為增進兩地網絡人士交流互動,持續培養壯大正能量網絡“朋友圈”,共同推進網絡文明建設,7月6日,淮安、宿遷市委網信辦聯合開展“e心向黨 淮宿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兩地重點互聯網企業、網絡社會組織、自媒體人士代表共40余人參加活動。網絡人士一行走進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等紅色基地,接受大運河“水上黨課”紅色教育,并圍繞發揮網絡人士作用、促進網絡文明建設主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悠悠運河水,孕育了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這里記錄了華中地區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段重要紅色歷史,濃縮和詮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和革命文化。和平年代里,歷經風雨和時代洗禮的古老建筑無聲地訴說那段紅色過往,將這支不熄的紅色火炬傳遞給前來瞻仰的網絡人士。
大運河連接淮宿,養育了一代代勤勞樸實的人民,也見證著兩地光輝的革命歷史。代表們乘坐“大運河”號黨課畫舫,認真聆聽著大運河淮安段沿岸紅色地標的背后故事,重溫著那段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一堂別開生面的“水上黨課”,推動大家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了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在“e心向黨 淮宿通行”網絡人士交流座談會上,大家踴躍發言,分享了從事互聯網工作的經驗心得和參與紅色基地行活動的體悟感受。圍繞“網絡人士如何發揮作用助力網絡文明建設”主題,兩地網絡人士暢所欲言,碰撞思維火花。大家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優勢,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人了解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爭做精神的傳播者、繼承者和踐行者,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
據悉,此次活動是響應省委網信辦號召,緊緊圍繞“e心向黨學思想 感恩奮進建新功”主題,組織網絡人士重走革命路線、重訪革命遺址、重溫革命精神。(黃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