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回信,鼓勵他們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指出,“希望你們與中國同行加強交流、互學互鑒,通過審計這個窗口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這是對留學生們以審計窗口了解中國之治、共促國際友誼的親切關懷和殷殷期望。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之治,是包括留學生群體在內的廣大有志者們的共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闊步行進在新征程上的中國不缺故事,缺的是會講故事的人,廣大留學生們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中國審計機關成立四十周年,中國一直高度重視發揮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經過多年探索,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初步形成了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審計成為國家財產“看門人”、經濟安全“守護者”和人民利益“忠誠衛士”。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廉政建設、保障群眾利益、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愈發突出。
從審計這個窗口,世界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偉力,有海量的中國好故事值得弘揚: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等特點,各級審計機關以人民為中心,以審計聚民心,以審計促民生,把看好和推動用好民生資金作為審計最大的為民情懷,中國民生審計的有效經驗成為國際交流的熱點。特別是在全球關切的減貧領域,中國審計工作者們將各類惠農補貼資金和政策落實情況作為關注的重要環節,中國扶貧減貧審計成果正為世界所關注。
從審計這個窗口,世界看到了中國之治的氣勢如虹,有巨量的中國好聲音值得唱響。圍繞服務于國家治理的總目標,中國大力推動國家審計制度現代化、審計理念現代化、審計能力現代化,大數據審計、跟蹤審計等新技術、新模式持續得到應用,為全球國家審計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經驗。審計不但服務于中國之治,也服務著世界之治。近年來,中國審計署參與制定最高審計機關國際準則和指南,2023年1月中國審計署審計長侯凱正式履任聯合國審計委員會主席,中國審計已成為全球治理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留學生,來源于由南京審計大學承辦的,由審計署與教育部2016年起合作設立的“中國政府審計獎學金”項目,該項目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培養審計碩士研究生,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影響。我們要總結好南京審計大學等高校培養關心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質、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知華、友華、愛華的新時代留學生的寶貴經驗,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