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朱桐青 記者 黃艷)如何為不同病種的病人進行康復治療?12月22至24日,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6個部門共同主辦的2024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康復技術賽項,在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曉莊校區舉辦。本次大賽設學生組與教師組兩個組別,全省8支隊伍共58名選手參賽。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師生取得2金2銀的好成績。
這是江蘇省首屆以康復技術為項目的技能大賽,賽項由理論知識競賽和技能操作競賽兩部分組成。理論知識競賽對標國賽和康復治療師職稱證書考題,考核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知識素養,于12月22日進行。技能競賽圍繞神經系統和基弧系統的5個病種、25個病例,以國賽考察內容為風向標,考驗選手的臨床思維能力、醫患溝通能力與臨終關懷意識,學生組操作技能競賽于23日進行,教師組技能操作競賽于24日進行。
在健康逐步成為老百姓最顯著追求的當下,健康素養和康復技術成為醫藥衛生行業追求的新方向,賽項緊跟社會思潮需求,采用問診、評定、治療、口述回答問題的步驟考察新時代康復專業學生治療手段,同時著重考驗溝通能力。在面對患有肩周炎、脊髓損傷的病人時,選手不僅需要了解清楚病史及病人生活習慣、迅速掌握病患疼痛點所在、精準給出快速有效的治療辦法,還需要和病患進行友好、溫暖、有人文關懷的溝通。
參賽選手三人一組,在競賽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便在于“和患者的溝通”,考場中的病患是隨機的,“我們不能提前預估他會說什么,所以一切只能靠臨場發揮。”參賽選手表示,“最關鍵的是考場上時間有限,當隨機出現的病患和我們的溝通有效度下降,就會導致后面的操作很慌張。”如此設計也展現了當下醫患關系更加需要貼心、耐心、細心的醫療服務,而肩扛未來康復治療任務的醫護人員,則需要更有人文關懷能力,在溝通與理解、責任與擔當中提高個人素養。
正確的診療思維和針對性的技能操作也非常重要,“不光腦子要飛速運轉如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治療感受以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手也要準確按壓關節位置、找準測量角度,多任務工作的大腦讓我覺得很活躍、很激動。”參賽選手說出自己的感受,操作與溝通并行,考驗中也不斷加強新時代高技能康復醫學類人才隊伍建設。
24日下午,大賽成績發布會于南京衛生高職校曉莊校區舉行。在本次大賽中,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取得2金2銀的好成績,其中健康服務系韓磊、劉睿蝶、戴妤婷榮獲學生組一等獎第一名,健康服務系孫銘婉、許可、彭敏雯榮獲學生組一等獎第二名,健康服務系張華麗和毛純老師榮獲教師組二等獎。
(學校供圖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