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南京市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啟動暨“只此中國色·青”特展開幕儀式在六朝博物館舉行。活動以“博物南京·有看頭”為主題,讓觀眾在欣賞珍貴文物的同時,深刻領略南京這座“博物館之城”的非凡魅力。“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市各種展覽、活動精彩紛呈,邀請市民游客共赴文博盛宴。
國寶“上新”,蘇軾真跡等一大批鎮館之寶震撼登場
“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里的各種精彩展覽自然是令人矚目的焦點。
蘇軾傳世真跡《瀟湘竹石圖》《治平帖》亮相!5月18日,南京博物院醞釀3年的年度重磅大展“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精神”特展正式對公眾開放。
蘇軾傳世真跡《瀟湘竹石圖》
除了蘇軾的真跡,展品中還包括宋代陳容《云龍圖》、宋代李唐《濠梁秋水圖》、宋代閻次平《四季牧牛圖》、元代趙孟頫《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元代黃公望《水閣清幽圖》等名家名作。在展廳中,記者看到,宋元明清的書畫“天團”齊聚于此。策展人、南京博物院研究館員、古代藝術部主任、東方藝術研究所所長龐鷗介紹,此次特展選取歷代名家精品之作150 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0余件。這些國寶級的書畫作品,都是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多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據了解,“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精神”特展共分為三期,將于6月18日和7月18日進行兩次換展。
走進六朝博物館,猶如進入一個“青”的世界。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領銜,一大波“青色文物”,在初夏的南京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只此中國色·青”匯集了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南京市博物總館等10余家文博機構的180余件(套)文物,通過古代青玉、青花瓷、青色服飾、點翠、青綠山水畫等精品,展現中國傳統色彩青色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以及對古人精神層面的影響。
“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無法自拔,體會到‘青’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精彩……”在展廳一面可以分享觀展情感的“留言墻”上,寫滿了來自各地觀眾的觀展體會。
此外,南京市博物館的“江南那片海——寧滬杭館藏海派書畫展”、南京城墻博物館的“文明的眼睛——百件文物說敘利亞萬年歷史”特展、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的“字里行間: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藏晚清名人函札展”、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推出“情載千秋頌家國——長江流域端午節俗文化展”等一系列精彩展覽,都吸引了大批觀眾。
科技創新,“文都智腦”“攬博南京”彰顯城市數字文化魅力
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數字化無疑是探索方向之一。5月18日,2024南京文投集團文都數字云平臺3.0版暨“攬博南京”子平臺發布會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恩劇場舉行,彰顯南京這座城市的數字文化魅力。
南京文投集團率先發布的中國城市文化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南京文都數字云平臺,如今已經升級到3.0版“文都智腦”,搭建四層架構體系。“文都智腦”聚焦“基建”,夯實城市文化大數據基座,優化文都大數據平臺,運用文都區塊鏈實現城市文化資源鏈上確權、文化數字資產流轉交易,加快推進數據供應鏈、數據產業鏈、數據價值鏈、數據創新鏈的“四鏈深度融合”;聚焦“示范”,創新打造城市文化數字化場景,包括品史、攬博、看劇、服務、賞景、有禮、觀展、遛娃、探元九大板塊;聚焦“生態”,建設產學研平臺——江蘇文都創意城市研究院,實現以研助產、以產促研,為城市文化數字化增添新動能;聚焦“產業”,瞄準新基建平臺研發、新文化場景打造、新入口平臺建設、新產業股權投資四大產業方向,加快城市文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復制推廣,推動可持續發展。
全國首個博物館綜合服務云平臺“攬博南京”也正式上線。該平臺基于全國首個文都大數據、文都區塊鏈、長干大模型、文都元宇宙等最新數字技術支撐,深挖南京文都數字云平臺在文博板塊的新質生產力。“攬博南京”整合了南京市各大博物館資源,能夠一站式解決博物館游客游前、游中需求,推動文博類、研學教育類、文創類等產品消費形成產業閉環,進一步釋放南京這座“博物館之城”的無限魅力。據悉,南京文投集團已與中國文物報社達成初步戰略合作,將在建設運營“攬博南京”平臺基礎上,共同開發“攬博中國”平臺,助力中國文博事業創新性發展。
當天,南京文投集團與南京大學共建的數字人文與城市創新研究傳播平臺、文化新質生產力實驗室也在現場揭牌。
活動“上新”,沉浸式度過博物館奇妙夜
每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奇妙夜都令無數觀眾期待。
5月18日傍晚,落日的余暉緩緩灑落在南博“老大殿”的屋脊上,第九季南博奇妙夜正式開啟。
18時20分,《古籍里的古曲》之音樂劇場《廣陵絕響》在歷史館大殿前率先奏響。《廣陵絕響》是根據南京博物院國寶級文物“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為創作源泉,現場演奏知音相遇的《流水》、古意蔥蘢的《風入松》、和煦明媚的《白雪》、酒醉酩酊的《酒狂》、慷慨激昂戈矛縱橫的《廣陵散》等曲目,融古琴音韻、吟誦吟唱于戲劇表演之中。
琴音悠遠之際,絢爛的文物光影秀在藝術館外墻上演。一朝一夕一梁一柱,穿越歷史的時空,光影明暗交互間,一場5分18秒的超高清數字文物光影盛宴,讓觀眾沉浸式地感知與品味建造之奇、雕鏤之藝、紋飾之美。這場光影盛宴依托“物華天寶”數字品牌再創作,以南京博物院第一件不可移動文物“老大殿”,結合15件套可移動精品數字文物制作巨幕影像視頻節目,同時展播“無盡藏”特展巨幕影片,突破博物館參觀的時空限制,給予觀眾更鮮活、更豐富、更多元的博物館數字化體驗。
今年的南博奇妙夜活動,以夜游、夜聽、夜讀、夜賞、夜宴為線索,除了可以欣賞展覽、感受非遺魅力、聆聽講座、觀賞表演、打卡拍照,還可以品嘗地道美食。為配合蘇軾特展,南博的憶莼餐廳、暖翠茶社分別推出東坡肉套餐和文創甜品,為觀眾提供舌尖上的文化記憶。
5月18日晚間的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內,千年遺址搖身變成了一個神秘世界,別具一格的博物館奇妙夜之《明朝生存記》妙趣上演。該活動以明朝歷史為背景,在博物館空間里進行沉浸式探秘之旅,小朋友們在趣味闖關、非遺體驗中,盡享文博盛宴。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邢虹 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