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強,信心足!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5月當月進出口3.71萬億元,增速比4月提高0.6個百分點至8.6%。
外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三駕馬車”之一,是感知經濟活力的重要“晴雨表”。從一季度出口的起伏波動,到4、5月份以來的逐月向好,我國外貿進出口走出一條穩健的“反彈曲線”。
近年來,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出口勢頭良好,高質量產品走俏國際市場,我國外貿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也成為了“反彈曲線”形成的重要因素。據悉,今年前5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數據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貢獻了主要增量。其中,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我國具有優勢的船舶、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100.1%和17.8%。我國外貿的發展品質在穩步提升,進出口總額達到新高度,外貿接續增益,更為實現全年質穩量增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下行壓力陡增,中國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非常不易,也尤為珍貴。從外貿的發展趨勢來看,其結構正在向更優化方向發展,后續發展動力更加強勁,顯示出更多積極向上的信號。我國外貿展現出強大的韌性,一條條外貿“上升曲線”鼓舞人心。據悉,在幾個出口大省,隨著外貿企業不斷加強研發投入,逐步升級的成套設備、智能產品、低碳節能環保產品等深受海外消費者歡迎。中國經濟以創新為引領,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外貿領域的亮點頻頻出現。外貿展現出令人振奮的增長態勢,也用實際數據證明了中國經濟活力旺、韌性足。
外貿整體形勢穩中有進,積極向好,其實并非偶然。政策的有效執行、市場機制的日臻完善、創新動力的持續增強,共同為我國經濟的穩健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穩定外貿形勢,各地政府精準施策,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相繼出臺。眼下,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帶動外貿訂單形勢向好,隨著外需改善和我國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外貿企業信心將進一步提升。各地“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激起外貿更大的“浪花”。
外貿越是穩中向好,越要穩住“基本盤”,多一些穩基礎、調結構、促增長、優服務的“增長力”。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更多中國優質商品走出國門,同時也將“一帶一路”沿線的優質產品引入中國市場。目前,我國中歐班列搭載的貨物品類已擴展到53大類5萬多種,年運輸貨值由2016年的8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7億美元。傳統貿易形態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國外貿企業應用最新的數字化技術,打造“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鏈,必將更好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直面挑戰,勇往直前。實踐一再證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務實的舉措來應對外貿挑戰,持續穩固外貿上揚勢頭,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的中國動力。(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