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江蘇徐州:奔跑向“新”,老工業基地涅槃重生煥發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近年來,徐州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專欄,展現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探索、新舉措、新成效,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落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

徐州,因煤而興,也曾因煤而困。從“黑色”煤城到“綠色”新城,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自我革新、重煥生機?

2022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徐州以“創新引領資源型地區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同年,重點圍繞“四大行動”,《徐州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22—2024年)》正式發布。

在徐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啟動建設大會上,市委書記宋樂偉指出,徐州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抓住用好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戰略機遇,著力打造全國同類地區轉型示范樣板,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

兩年來,徐州在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同時,也精心描繪出一幅可持續發展的美麗畫卷,高水平推進示范區建設,在好風景里布局可持續發展。

從“一抹綠”到“連片綠”

生態修復治理入畫來

從泥濘小路到寬敞大路,從一片荒蕪到郁郁蔥蔥,從0.8平方公里到2平方公里,大龍湖這方土地發生了怎樣的蝶變?

七月的大龍湖畔,游人如織,綠樹與碧水相映成趣,荷塘與公園錯落有致,處處散發著醉人的綠意。

“自打我記事起,就住在大龍湖附近。”在大龍湖附近生活了幾十年的劉化政,對這片湖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從四周一片荒蕪,變成了美麗的度假區,我親眼見證了它的改變。”

曾經的大龍口水庫主要用于農田灌溉和雨水收集,滋養一方居民,是徐州地區較大的水庫之一,僅僅只有0.8平方公里。

自2004年開始,這里開啟了生態治理與修復工程。

土方工程、駁岸工程、綠化工程……經過十幾年大刀闊斧地改造,如今大龍湖橫跨故黃河、奎濉河兩大流域,水面面積達2平方公里,生態風景區總占地面積共4.5平方公里。

大龍湖治理修復僅僅是徐州從“一抹綠”到“連片綠”蛻變中的小小一環。

截至2023年,全市造林面積連續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林木覆蓋率達31.6%;實施廢棄宕口修復40處、采煤塌陷地治理5000畝;完成綠化造林3萬畝,新建和改造提升省級綠美村莊42個……一個個綠色蝶變的背后,徐州生態底色更加鮮明。

生態“重生”,不僅能改善一座城市的人居環境,更能激發城市發展新動能。

按照《徐州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22—2024年)》中關于開展生態修復綠色低碳開發行動的主要目標,到2024年底,徐州市將完成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2萬畝,歷史遺留采石宕口的修復治理63個,城市建成區(鼓樓、云龍、泉山)廢棄采石宕口全部得到治理,基本建立關閉搬遷工業遺留污染地塊名錄,完成5個工業污染地塊修復,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基本建成山水相融的園林城市和“無廢城市”。

從“鏈”到“集群”

產業涅槃重生煥“新”姿

走進徐工漢云,產業地圖顯示出這朵“云”所釋放的產業動能。

徐工漢云互聯網平臺已經和80多個行業的7萬多家企業建立合作。最遠的合作在一萬八千公里之外的巴西,最深抵達了地下一千多米的礦井,最高去到了青藏高原。

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云平臺可以為傳統產業提高生產效率,也能提前預判風險,保證生產安全。

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6個、星級上云企業1777家,新增省級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9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7家。

傳統產業是徐州工業發展的根基。徐工漢云的“驚艷操作”,是徐州傳統產業煥發新生的一個縮影。

涅槃重生煥“新”姿正在徐州機械、化工、建材、農產品等“老家底”行業不斷上演。

來到江蘇華美熱電公司“花園式”廠區,迎面看到一片光伏板列陣在前,與路旁風電、茂密農田、如茵綠草相輝映,構成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這里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設一期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后,為淮海大數據中心供給了源源不斷的純綠電動力,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00余噸。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品和技術。如何讓傳統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迸發新活力?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徐州著力培育“343”創新產業集群,提高工程機械、集成電路與ICT、精品鋼材等十大集群綜合競爭力。2023年集群規上工業產值達5505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87%,工程機械、綠色低碳能源、數字經濟三個集群規模過千億元,徐州市躍居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22位。

從“0”到“1”

科技創新突破無止境

從徐州城西臥牛山腳下,沿著一段約百米長的小道向上走去,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洞口便出現在面前。

這里便是徐州向地球深部進軍的前沿研究和應用實踐陣地——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

走入洞口,內部別有洞天:長長的廊道兩側,布滿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硐室”,科研人員正在一臺臺精密儀器前開展各項實驗。

向地球深部要資源、要空間、要安全。目前,實驗室一期四大綜合科研平臺和七個科研子平臺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基礎實驗研究與原位應用測試,累計投入資金約4000萬元。深地隨鉆探測、深地智能盾構、深地空間熱能儲用等五個二期科研平臺正加速推進建設。

徐州舉全市之力,跨區域、跨領域整合集聚創新資源,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獲批籌建江蘇省實驗室,6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建成安全應急裝備、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等省級創新中心5家。

一個個創新平臺動能澎湃,一個個創新產業集群攀高逐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工程機械單項冠軍企業與產品居行業首位,5“大”標志性產品全國或全球第一,65類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影速光電光刻機、魯汶儀器磁存儲刻蝕機等一批半導體自主研發設備填補國內空白……

從0到1到10到100,科技創新突破無止境。

去年以來,徐州市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堅持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一體部署,前瞻布局了“5+X”未來產業體系。

徐州將深入實施未來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密切關注前沿科技動向,努力突破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徐州科創圈”,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從“有”到“優”

答好社保治理“必答題”

位于新城片區瀟湘路以北、新元大道以東,新城區高級中學項目主體已經完工,施工團隊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確保今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

今年以來,徐州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221所;三甲醫院增至13家,三級醫院實現縣域全覆蓋;城鎮累計新增就業63.74萬人……一個個數字是民生工程的生動注腳,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步。

2023年,徐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78.2%。

服務群眾方法對不對、效果好不好,群眾是最有發言權的。

“如今家鄉變化大、發展好,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理想工作。”睢寧縣睢城街道返鄉人員陳炳潤之前在外地從事數控機床維修工作,今年過年回家,在縣人社局舉辦的2024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公益性招聘會上,成功找到了一份心儀工作。

徐州堅持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來抓。年初,徐州各級人社部門積極部署落實各項服務舉措,全力穩就業、保用工、促發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春風行動”。

書寫群眾滿意新答卷。截至2023年底,徐州城鎮累計新增就業63.74萬人,年內發放穩崗返還等各類補貼14.1億元、就業創業貸款90.4億元;全市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群達543.89萬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8.8%。

徐州立足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積極轉變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生態、產業、城市和社會轉型,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徐州新實踐,將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與“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戰略目標結合起來,持續增加技術創新供給,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破解了一批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突出難題,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江蘇經驗、作出徐州貢獻。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