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張愛紅
- 時間:2024-07-12 14:15:14
7月11日,國務院暫時調整實施沈陽、南京等6城有關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規定的消息,十分引人關注。
按照《國務院關于同意在沈陽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批復》,自即日起,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等6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暫時調整實施《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旅行社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的有關規定。
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規定,并不鮮見,而圍繞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事務,予以相關城市以相應的審批權,無論在力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有特別之處。
在沈陽、南京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制度和法規層面的改良、調整,創造通暢的招商引資環境,將為這些城市帶來重大利好。而隨著這些城市試點項目的穩步推進、獲得成效,相關經驗必將對國內其他城市起到啟示作用。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利用外資工作指出,外資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多措并舉穩外資。其中,要求深化重點領域對外開放,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可見,服務業擴大開放,是大勢所趨,意義重大。圍繞服務業擴大開放,施善政,引外資,是題中應有之義。
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重中之重是釋放政策紅利,要點之一是打破規則上的舊有障礙。應該看到,在一些審批項目上,由于規定較為嚴格且不容變通,不僅使得審批層級既“高”且“多”,客觀上也拉長了審批時限,形成一種“審批難”的既視感,這一情境不利于服務業擴大開放,甚至可能拖后腿。對此,必須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重新審視審批權限,適度放寬,為投資者打氣,穩定經營主體預期。
令人欣慰的是,在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規定后,減少行政審批層級、縮短審批時限成為事實。以《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為例,第九條第一款調整為:將外國投資者、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投資者、臺灣地區投資者投資設立的娛樂場所申請從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的審批權下放至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以《旅行社條例》為例,第二十三條調整為允許在沈陽市、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設立并符合有關條件的外商投資旅行社從事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游業務。這些以“下放審批權”為關鍵詞的試點性新規,體現出濃厚的法治化、便利化意識,將為相關城市推進改革試點打下堅實制度基礎。
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已經成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的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與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任務相適應的管理制度,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刻不容緩。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