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向“新”而行,以“質”圖強,夯實科創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鹽城使命在肩、底氣十足。

一臺風機,生產實現“碳中和”:遠景能源射陽基地通過建立能碳管理系統、產線智能化升級、電動交通替代等措施,從源頭推進節能降碳;

一個社區,可年發綠電250萬度:利用屋頂、幕墻、車棚頂安裝光伏發電項目,位于射陽港(近)零碳產業園內的零碳社區可滿足800人的用電需求;

一座球閥,需要四個人繞一圈才能抱?。禾K鹽閥門機械有限公司通過設計、研發以及反復抗壓測試,成功將該產品國產化,目前被應用在“西氣東輸”工程上;

……



一排排風機捕風生電

躋身萬億工業之城的鹽阜大地處處洋溢著改革的氛圍和蓬勃的發展活力,為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寫下生動注腳,也為競逐綠色低碳賽道,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貢獻源源不斷的鹽城力量。

競逐綠色低碳新賽道

“如果把機組放在實際場景下進行測試,需要花費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在實驗室內,可以模擬各種工況,用2到3個月就可以完成所有驗證,效率大幅提升?!弊哌M位于大豐的金風科技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金風科技集團總工程師翟恩地開門見山地說。



工人在金風科技大豐基地總裝車間里作業。

作為全國最大風電設備制造商,金風科技于2017年在大豐投資建設實驗中心,圍繞塔架、葉片等關鍵零部件開展研發。目前,金風科技為中國市場提供了近25%的風電機組,為全球市場提供了超過11%的風電機組,其中大部分產自大豐基地。2023年,金風科技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入選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在射陽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126米的葉片生產出來只需要48小時,而目前行業內平均水平在60小時到70小時。生產周期的縮短,同樣靠的是科技創新。公司副總經理郝肖軍介紹,通過采用國際領先的生產設備和前沿技術,葉片輕量化水平及快速生產交付能力都得到明顯提升,為明年順利投產140米以上的風機葉片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碳達峰試點城市,新能源產業一直是鹽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選方向,創新鏈式發展則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力的抓手。

在諸如金風科技等風電龍頭的帶領下,上下游配套企業和零部件生產商也紛至沓來,逐漸形成了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圈,助力我國風電行業多次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目前,在風電開發領域,國家能源、華電、華能、國投電力、三峽新能源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開發央企齊聚鹽城;在風電裝備領域,鹽城匯集了風電整機全國前五強企業中的4家,以及一大批零部件領軍企業。據統計,鹽城海上風電整機產能已經占全國40%,葉片產能占到20%,海上風電裝備綜合產能穩居全國城市第一。

當前,瞄準“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2000萬千瓦目標,鹽城正積極探索布局海上“能源島”,加快建設沿海灘涂、近遠海“風光”綜合利用基地,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為契機,積極推動風光火氣氫一體化布局、源網荷儲用一體化發展,加快(近)零碳產業園試點園區和示范項目建設,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



零碳社區

開啟產業升級新篇章

有16項產品成功替代進口,累計授權有效專利406件,建成了行業內第一家“5G+”工廠、智能應用場景達到12個……一組數據見證蘇鹽閥門機械公司致力于傳統產業煥新的累累碩果。

“作為國內石油閥門行業標準制定企業,蘇鹽在技術研發上始終走在前?!惫究偨浝眄n文豪說,近年來,在政府層面的全力支持下,公司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實現了生產裝備智聯化、制造流程數字化和運營方式智能化,生產效能得到顯著提升,助推企業在去年實現銷售收入超57億元,今年4月又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同樣的蝶變升級還發生在建湖永佳機械有限公司?!盀榱颂岣弋a能、增強產品競爭力,去年公司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廠房重新建造和新設備購置。相對于以前,公司產能和效率預計提升30%。”總經理季曉龍說,通過推行智能化生產模式,加快從機械化、自動化向智能化、無人化轉變,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邁得既快又穩?!澳壳霸谑钟唵纬渥?,預計今年實現1.6億元銷售額。”



發展新質生產力,就必須喜“新”厭“舊”嗎?鹽城用實踐證明:傳統產業轉型轉得好,也是新質生產力。

然而,創新驅動不是孤立的行動,而是需要各方共同參與、深度合作的系統工程。為此,鹽城市認真落實國家、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計劃,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聚焦機械、紡織、化工、建材等傳統行業,分別制定煥新升級工作方案,不遺余力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通過開展老舊更新、產品提檔、綠色轉型、淘汰落后、布局優化五大行動,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目前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6家,在這些企業中,超50%居全國細分市場前三位,超60%研發投入占比超過5%,超70%在細分領域扎根10年以上,超80%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實現全覆蓋。



遠景射陽儲能電站(受訪單位供圖)

構筑未來發展新格局

未來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要部分,是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鹽城積極培育第三代半導體、氫能、新型儲能、未來網絡、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聚焦創新研發和場景應用,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日前,位于射陽港經濟開發區的遠景射陽儲能電站正式完成全容量并網,這是迄今江蘇規模最大的獨立儲能電站。

儲能電站如同大型充電寶,可在用電低谷時,從電網“下載”電能,等到用電高峰時再向電網放電,進而有效緩解供電壓力。據了解,得益于采用遠景自研自制的智慧儲能系統,并網運行后,電站最高可存儲50萬千瓦時電量,將滿足夏季負荷高峰期5萬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量。項目還將新增25萬千瓦調節能力,增強源網荷儲靈活互動調節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高效綠色消納。



在鹽城,還有不少向“新”發力的企業正瞄準未來產業破圈爭先。西伏河機器人產業園內,新石器無人車已成為第一個完成無人車商用化落地、第一個形成完整技術閉環、第一批實現海外交付的中國無人車科技企業;同樣落戶該園區的鹽城穿山甲機器人有限公司,深耕服務機器人領域,在鹽南建成1萬多平方米的研發生產基地,推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產品,為餐飲、酒店、商場、醫院等場景智慧化賦能;鹽城并行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搭載的第三代神威超級計算機位列2023中國HPC TOP100榜單第8位,助力鹽城市算力能級加速提升……

“我們力爭到2025年全面形成新能源產業世界級融合集群,海上大功率風機、漂浮式海上風電、新型光伏電池、氫能、儲能等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突破,海上‘能源島’、海洋牧場等一批融合示范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融合集群示范效應全國領先。”鹽城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