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在15個重點行業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到2027年相關產業規模要突破3000億元
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AI)+”創新發展試驗區!9月15日,中秋假期首日,蘇州“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大會在獅山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蘇州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 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方案》發布實施,提出到2027年蘇州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要突破3000億元,與之呼應的一攬子政策、一系列平臺、一大批項目密集落地。
從“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的后面是各行各業、千百場景。從這次《行動方案》看,蘇州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金融、科研、低空經濟、建筑、交通、醫療、教育、能源、文旅、消費、人力資源、農業、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15個重點行業領域交叉融合、互相促進,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轉型。
“No.5”,新賽道高點起跑
作為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被視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是全國各地競相發力的新賽道。蘇州于2021年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目前,蘇州全市集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2000家,其中規上企業378家,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
大會上首次發布的《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對全國近300座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評估。報告顯示:蘇州不僅是位列全國前十、躋身前五的唯一的地級市,而且是前五城市中,優勢人工智能企業比例唯一超過60%的技術創新之城,也是智能應用位列全國前三的應用創新之城。
人工智能產業實力可觀,讓蘇州在“人工智能+”這一新賽道上高點起跑。今年以來,思必馳東風語言大模型、清睿智能Aryn GPT、同程旅行程心大模型、智慧芽芽仔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備案數位居全省第一。依托AI大模型,蘇州重點加強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突破,千行百業加速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會場入口處,一連排電子展板,讓“人工智能+”這一概念具象化。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聚焦智能醫學成像、智能精準檢驗等前沿創新交叉方向開展體系化研發工作,成為“AI+醫療”典型案例;東吳證券是國內證券行業首個發布自研大模型并完成算法備案的券商,被列入“AI+金融”典型案例;同程旅行集團傾力打造“程心”旅游行業專屬大模型,是“AI+文旅”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制造業”是制勝算法
蘇州是一座善于做加法的城市,傳統與現代、人文與經濟、制造與數字都在這里深度融合。在席卷而來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蘇州有條件做好加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用手機掃一掃大會會議手冊上的二維碼,蘇州市人工智能政策匯編躍然屏上。去年以來,蘇州先后發布《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伴隨著這次《行動方案》發布實施,蘇州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路線圖、時間表進一步明晰。
《行動方案》明確,蘇州將充分發揮產業基礎扎實和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在15個重點領域推動“人工智能+”,還圍繞基礎支撐能力、主體創新水平、一流發展環境3個維度,明確夯實智算基礎設施、支持行業大模型開發應用等8項重點任務。蘇州的目標是到2027年,全市智算規模達20000PFLOPS,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人才數量達280人,創新技術供給企業達170家等。
蘇州在人工智能的融合應用上有著良好基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無疑是制勝算法。這次蘇州不僅在《行動方案》中把“人工智能+制造業”放在首要位置,當天還配套發布《蘇州市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制造業”的若干措施》,部署推進突出優勢領域、聚焦重點環節、打造工業垂類模型等10項重點任務。
亨通集團是從蘇州走出去的世界500強企業。大會上,亨通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錢建林向與會者分享了集團擁抱“AI+”的故事。光棒工藝技術復雜,亨通建起“AI+過程質量”預測系統,讓光棒生產質量預測正確率提升29%、報廢損失率降低58%。“有了AI賦能制造的大模型數據底座,工廠產生的海量數據不僅能轉變為提升新質生產力的數字資產,更能推動生產研發應用等各環節的創新迭代。”錢建林說。
“+”是賦能,更是共生
“人工智能+”并非簡單相加,而是通過新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蘇州發力“人工智能+”,要回答好“+”什么,更要處理好怎么“+”。
西門子是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的世界級龍頭企業。大會上,蘇州與西門子聯合發布《蘇州市—西門子“雙S戰略”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以及《2024蘇州—西門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雙方將在智改數轉、科技創新、數字化人才培養等領域加深合作。西門子現場與南京大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家企業、單個場景的事,而是要努力打通產業的數據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數據,在更大的層面做到用AI統籌,用AI賦能整個產業鏈、價值鏈。”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院長朱驍洵說。
在“人工智能+”這條新賽道上,政府、學界、業界、平臺、金融等主體需要協同發力。在《行動方案》的指引下,蘇州加速行動——
抓基礎,建平臺。現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揭牌。平臺由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牽頭,獲批科技部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將為科技創新和產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人工智能普惠算力。
抓生態,聚主體。會上,思必馳、東吳證券、同程網絡3個蘇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項目被授予每家500萬元支票獎勵;協鑫集團智慧能源全球研發總部、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等項目分批簽約;蘇州市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園、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培育企業、“人工智能+”創新技術供給企業授牌;中國(蘇州)“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聯盟、蘇州市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研究院成立;蘇州市制造業行業應用模型發布。
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相信,蘇州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將為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帶來更多資源共享的機會,也將吸引更多企業扎根蘇州,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聚集,形成產業強合力。
面向未來,一座“百模千景萬算”的“人工智能+”城市正加速走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雨薇 陳悅勤 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