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數字金融已成為推動金融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深耕江蘇二十余載的興業銀行南京分行,以總行自主研發的數字系統為依托,非金融服務+生態共建破解園區運營痛點,智慧農批打通普惠金融最末端,在產業端與民生端持續釋放數字金融向“新”力,激活“蘇式”新質生產力,勇當區域金融“主力軍”。
非金融服務+生態共建破解園區運營痛點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從“房地產-地方政府-金融”舊三角循環,向“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轉變,園區經濟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戰場。
在江蘇,園區經濟成就了“蘇大強”。賽迪顧問2024中國園區百強榜單顯示,江蘇19個園區上榜,數量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15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創造了全省50%的經濟總量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的固定資產投資,70%的規上工業增加值,80%的實際使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
隨著《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實施,傳統的稅收返還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園區招商工作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如何在這場變革中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擺在園區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針對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園區企業加強協同成為破題關鍵。然而,數字化系統運營與招商引資正是目前園區順利轉型的兩大難點。
據了解,隨著銀行對園區金融的持續深耕,部分銀行探索出了更多新打法,上述困境有望迎來轉機。
以興業銀行為例,該行是少數從戰略層面提出發力園區金融的商業銀行,以非金融服務+園區生態共建破解園區運營痛點。
“起步早、走得準”,是興業銀行園區金融發展之路的真實寫照。2022年初,興業銀行提出“鞏固基本盤、布局新賽道”的發展策略,將園區金融作為重點布局的“五大新賽道”之一,以“園區為載體、產業為落腳”,推進資產負債表重構。
經過近3年的賽道布局與開拓,興業銀行園區金融已從“試水期”進入“成長期”。據了解,作為總行旗下人員最多、資產規模排名前列的重要分行,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已將園區金融作為對公業務的重要陣地。
數據顯示,南京分行已為江蘇74個園區提供金融+數字化賦能服務,平臺累計交易筆數超700筆,線上交易額達1.3億元,引流融資余額凈新增超16億元,惠及個人客戶超4500人。
在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看來,總行自主開發上線的“園區金融生態服務平臺”就是其重塑優勢、加速突圍的利器。
去年,興業銀行總行上線全國首個園區生態服務平臺,構建綜合服務、管委會、運營方、企業、機構園區生態圈;今年10月,該平臺升級到2.0版本,房源、招商、客戶、合同、財務、物業、運營、人事等全場景覆蓋,在園區運營、園企服務等領域加強數字化賦能,同時助力地方政府和園區運營商精準招商。
“著眼客戶數字化轉型需求,重新定義園區價值?!迸d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持“因園施策”“一園一策”,打造差異化產品服務體系,以數字化做深金融服務,向綜合性服務方向轉型。
先看,國家級孵化器標準示范園區——金博通產業科技園。
這是泰州市為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量身定制”的孵化基地。園區占地170畝,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分四期共建56幢標準廠房,建成投產后年銷售超20億元。
上線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園區生態服務平臺后,金博通為園區企業提供“接地氣”的線上融資申請渠道,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成功實現從“產業鏈”到“生態圈”的不斷升級,目前已入駐專精特新、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產業企業超50家。
再看,連續13年蟬聯“中國產業園區運營優秀企業”榜首的聯東集團。
截至2023年12月末,聯東集團在全國90余座城市投資了526個產業園區,引進入園企業超1.97
家。在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指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榜單上,連續13年蟬聯“中國產業園區運營優秀企業”榜首。
截至今年10月末,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在10家二級機構實現與聯東集團合作,落地工業廠房貸款9.91億元,帶動157戶民企投放6.13億元工業廠房按揭貸款,助力江蘇民營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
接著看,躋身生物醫藥谷綜合競爭力全國第八——南京生物醫藥谷。
生物醫藥是一個典型的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產業,新藥研發向來有“雙十定律”的說法,即一個新藥平均需要10年才能開發完成,需要投入的資金達到10億美元。
如何緩解生物醫藥“資金渴”?2023年4月,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為南京生物醫藥谷發行了全國首單產業園區類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被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全行業推廣,成為金融服務園區經濟的典范。
那么園區生態服務平臺是如何打動園區管理方和企業的?
興業銀行南京分行通過園區生態服務平臺的核心功能,提供園區商機展示、房源待租情況可視化展示、合同備份與管理、支付賬單聯動生成、銀企SaaS自動對賬、物業巡檢和工單處理等功能,支持手機與電腦端協同辦公,以系統賦能園區運營管理。
“通過園區生態服務平臺發起繳費賬單、入駐企業網上繳費,不僅可以省去很多通知和催繳的事兒,還能實現自動化對賬,確實比以前方便多了?!敝腥疰偨鷳B產業園區管理方工作人員表示。
“上線園區生態服務平臺后,微信小程序實時傳達管理方發布的通知或優惠政策,在申報優惠政策時還能看到銀行線上融資申請通道,省去了很多溝通成本?!苯幏匠趟C文創園一家入駐企業負責人表示。
那么,對于園區生態服務平臺的作用,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是如何定調的?
今年5月,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表示,今年江蘇將重點培育100個產業園用地提質增效項目,向資源存量要發展增量,興業銀行南京分行以總行戰略規劃為基礎,依托區域產業特點,聚焦當地重點產業園區,為園區的建設、運營,乃至園區內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打造差異化產品服務體系的同時,做深、做實金融服務。
對于未來園區金融的發展方向,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積極構建滿足園區招商引資、盤活存量需求和綠色經濟發展的“政府+產業”新型政信模式,提供“商行+投行”一體化全生命周期服務,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園區金融發展之路。
智慧農批打通普惠金融最末端
作為“主動脈”的核心企業往往并不缺錢,而如何真正讓金融服務滲透到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服務好普惠金融的最末端,則是當下各家銀行創新求變的關鍵。
“小市場”連著“大民生”。農批農貿市場是農產品進入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一頭連著老百姓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中間商戶大多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
而傳統農批市場經營管理模式較為簡單,大量的管理、服務工作靠手工完成,耗時、耗力。如何將新質生產力注入農業領域,為農批市場闖出一條新路子?
興業銀行依托行內自主研發的“興業普惠”平臺定制化開發了一套“智慧市場系統”,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積極開展系統建設和市場推廣,一方面整合市場交易數據,為地方經濟統計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免費為市場管理方提供合同管理、商鋪管理、線上報修等數字化增值服務,提升其內部管理水平。
此外,興業銀行南京分行還充分聯動集團資源,通過數幣消費券等形式促進市場消費,并將基于真實交易流水數據向入駐商戶提供普惠貸款支持,實現“政府優服務、市場得便利、百姓享實惠、銀行樹品牌”的多方共贏效果。
作為南京城里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之一,進香河集貿市場附近有15萬居民,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之一。該市場運營方玄武區國資“鐘山寧鮮”,正上線引進興業銀行“智慧農批系統”,市場方、商戶方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市場和攤位的數字化運營管理。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農批”具備食品安全溯源的功能,市場將商戶提供的進貨憑證錄入系統,便可第一時間追溯農副產品的來源,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以前每天收攤后都要核對多個平臺的賬目,金額小且數量多,非常容易出錯。使用智慧農批系統后,每筆賬目清晰明確,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边M香河集貿市場一位商戶表示。
“只需提前預設好合同參數,系統就會自動定期提醒商戶交租?!边M香河集貿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智慧農批系統上,可第一時間了解商戶信息變動,實現規范化、數字化運營。
農批農貿市場的商戶大多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融資需求“短、小、頻、急”,因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且缺乏抵押物,他們的融資需求往往難以得到滿足。
“智慧農批對接我行融資系統,商戶憑借交易流水可申請一筆個性化利率且信用免擔保的貸款,有效解決了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興業銀行南京分行還為“鐘山寧鮮”量身定制了一套食材采購平臺,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可通過該平臺,向“鐘山寧鮮”商戶采購食材,采購方、市場方、優質商戶“三得利”。
圍繞政府“升規納統”的要求,該行依托智慧農批系統,首創基于數字人民幣傘列錢包的“集中收銀+統一清分”業務模式,以農貿農批市場為切入點,服務對象拓展至停車場、充電樁等政府經營性物業。
截至今年10月末,該行累計實現2家智慧市場系統正式上線,聯動營銷系統內入駐個體工商戶98戶,預計本年交易額將突破1000萬元。同時,還儲備智慧市場項目12個,以農貿農批市場為主,同時囊括專業類市場及政府平臺持有的經營性物業企業。
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其下轄揚州分行以第一名獨家中標揚州某智慧農貿項目,該行依托“納統”方案為地方政府賦能,已得到8家二級機構響應,年內預計新增上線市場6戶。
對于未來數字金融建設目標,興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科技興行”方略,錨定“構建鏈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愿景,持續賦能科創、綠色、普惠、養老等重點領域,逐步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數字金融良好實踐和一批成熟的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創新應用場景,助力分行金融服務擴面、提質、增效。
通訊員 欣仁、肖涵、黃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