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epSeek爆紅全球,“人工智能”毫不意外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關鍵詞之一。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但與去年相比,篇幅明顯增加,并且部署更為細化。未來人工智能將如何與各行各業融合,進而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關鍵作用?
3月7日,現代快報/現代+發起,北京青年報、羊城晚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四地媒體聯動,采訪多位院士代表委員,聚焦人工智能發展建言獻策,“院士天團”為城市發展支招。
? △方復全代表
“對于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無論是DeepSeek還是其他類型的工具都為城市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師范大學校長方復全說,DeepSeek可以作為其中的一個杰出代表。
方復全認為,在城市管理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比較精確化地搜集更多數據,來提供更好的、比較準確的資訊。以前,這都需要靠人工、靠各個部門通力協作。那么,通過DeepSeek等工具可以將各類數據綜合起來,很快為城市管理提供建議;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可以說,在城市管理效率方面,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產生了巨大的、重要的影響,讓我們能提高管理水平,找到不足,并補齊短板。”
作為來自教育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方復全重點關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培養的相關進展,他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給出建議。方復全認為,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爆發期,我們也要注意到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式。“從高校來看,包括未來專業設置的調整,比如傳統專業需要和新技術有一定的融合。同時,也應該設置專業‘灰名單’,將就業前景不好或和未來脫節的專業納入‘灰名單’。”方復全說,人才培養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應該得到充分重視。
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