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按照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分5個部分展示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這份報告不僅是對過去一年改革成果的總結,更彰顯了中國持續深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的決心,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報告》對2024年中國營商環境作了全景式總結,讓人們看到各級黨委、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誠意。從進入市場、要素保障、經營環境,到糾紛化解、企業退出,持續構建和優化全生命周期的營商環境,才能激活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破除壁壘,“進門”更容易。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低,開發的大門越來越大,是去年營商環境優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截至2024年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已精簡至117項,較2018年首次發布時縮減62%;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9.9%,彰顯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優化服務,“辦事”更方便。《報告》特別強調“高效辦成一件事”牽引的行政效能革命。31個省(區、市)均已實現企業開辦“一件事”,并聯辦理企業登記注冊所需環節,實行開辦條件和標準一次告知、所有材料一窗受理。通過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流程再造,企業開辦、信息變更等高頻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平均提交材料減少70%,審批時限壓縮85%。2024年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數據顯示,企業辦事滿意度達98.6%,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政府部門不斷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把更多時間留給市場、以更優服務保障發展,一系列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的暖心舉措,定能讓市場主體感受溫暖、如虎添翼。
深化治理,“經營”更公平。作為企業主而言,最渴望的是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無論國企、民企、外企,一視同仁,公平競爭。2024年,以民生等領域為重點強化反壟斷監管執法,新立案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21件;全國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4萬余件,其中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5165件,比2023年增長136%。涉企監管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全國檢查單位10余萬家,立案3000余件,督促退還違規收費超過 13億元……深入實施公平競爭政策,持續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必能以良好經營環境助力各類經營主體發展壯大。
降低成本,“退出”更高效。企業退出制度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加快完善企業退出制度,健全企業破產機制,推進企業注銷配套改革,建設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不斷降低退出成本。2024年,企業注銷辦理環節由10個壓減到4個,普通注銷辦理時間由改革前最快70天縮短為最快46天(含法定公告期45天),通過簡易注銷程序退出市場的企業占比達到 63.9%。企業退出機制更加健全,成本不斷降低,讓企業更加“來去自由”,毫無后顧之憂。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份報告揭示的不僅是中國營商環境的量變積累,更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質變跨越。“全生命周期”呵護,讓營商環境更優更好,必能催生“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經濟發展新圖景!(一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