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學錢學森學院14名師生黨員走進南京離休七所,與七所工作人員共同開展“傳承錢學森精神,立志國防獻青春”讀書分享會活動。這場以《兩個身份,一個信仰》為紐帶的軍地聯學活動,既是雙方簽訂“聯學共建”協議以來的一次深度互動,更是一次聚焦國防教育、推動有志青年在國防領域成長成才的思想共振。
錢學森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勛、航天事業奠基人,南理工錢學森學院是江蘇省第一家以錢學森冠名的榮譽學院,是學校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田。自2024年與南京七所共建以來,雙方已通過聯合黨課、實地研學、志愿服務等形式開展活動10余次,形成了“理論共學、實踐共促、精神共傳”的長效機制。作為“軍地攜手、紅色育人”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本次讀書分享會延續了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基調,此次以書為媒的對話,將進一步促進青年學子“立志國防、科技報國”的行動自覺。
活動中,雙方圍繞錢學森先生“科學家”與“共產黨員”雙重身份的精神內核,結合崗位實踐與學業規劃展開熱烈討論交流。
南京七所工作人員從國防事業的服務保障視角,分享了書中“科技自立自強”對新時代軍地協同育人的啟示。“讀《兩個身份,一個信仰》,深感信仰是個人理想融入家國命運的行動,與錢老及離休前輩們精神相通。我會用心記錄和傳承好老干部老革命家的紅色記憶,使之成為幫助學生成長的鮮活教材。”七所工作人員王聰穎發言。
“錢老的人生選擇證明,共產黨員的科學理想與政治信仰從來都是同向而行。”七所負責人沈為民在發言中指出,“這與我們軍地共建‘思政工作共同體’的初心高度契合。”
“選擇要有立場,選擇就意味著承擔,錢老胸懷祖國、愛黨為民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們終身學習。”七所負責人王三中強調。
錢學森學院學生黨員則結合專業學習,暢談“把個人理想融入國防建設”的使命感悟。“從書中的歷史細節到身邊的國防實踐,這次分享讓我真正理解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錢學森學院武器系統與工程專業學生黨員王鑫燾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把學習感悟轉化為科研動力,努力成長為“明大德、擔大任”的國防后備人才。
“錢老在實驗室‘嚴字當頭’的細節讓我深受觸動,我將在課堂上認真鉆研,在實驗中嚴謹求真,以錢老為榜樣,從身邊小事踐行信仰與擔當。”錢學森學院鼎新班學生黨員徐昊發言。
錢學森學院聯合黨委副書記王濤寄語在座學生黨員,希望同學們以錢老為楷模,胸懷“國之大者”,在基礎學科中筑牢數理根基,在科研實踐中錘煉創新能力,以“愛國、奉獻、求真、創新”的精神為舵,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拔尖人才。
未來,雙方將繼續依托聯學共建平臺,推動“初心黨課共上、黨建陣地共享、實境課堂共用、業務工作共促、紅色文化共育”等特色項目常態化,讓紅色基因在軍地協同育人中持續煥發新活力。
通訊員 周萬謙 肖暢 桑媛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龍秋利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