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帥 記者 姜振軍)當你在整理衣柜時,是否想過被丟棄的舊衣服的最終去向?在鹽城,一群大學生用科技創新給出了環保答案。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衣舊煥新”創新團隊研發了一系列智能化舊衣分揀設備,比傳統手工分揀效率提升了近6倍。同時,該團隊利用回收的舊衣服進行創意設計,開發出了一系列布藝創意產品,有效節省了原料資源。
在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學院的實驗室里,一袋袋破舊衣物正經歷神奇“變身”。“每件舊衣都有二次生命。”團隊負責人邵利投身舊衣回收領域的初心源于兒時的記憶,“小時候看到我們老家作坊里,對舊衣服進行手工分揀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進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后,邵利逐步了解到我國在舊衣回收領域存在分揀效率低、混紡纖維分離難等技術瓶頸,她決心探索新技術和新方法。在她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研發出環保型混紡纖維分離系統及分離方法,實現了不同混紡纖維的無損分離,具有綠色環保、結構簡單、可重復使用等優點。
在實際行動中,“衣舊煥新”團隊圍繞舊衣回收與再利用雙管齊下。一方面,專注于相關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成功推出舊衣服自動分揀裝置、舊服裝清洗回收裝置、衣服粉碎回收裝置等智能化舊衣分揀設備,大幅提升了舊衣回收處理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團隊充分發揮創意,利用回收的舊衣服進行再創造,開發出卡通靠枕、拼布包、布條拖把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創意產品。
“不僅大大提高了手工分揀效率,提升舊衣回收利用率,還節省了原料資源,有效降低廢棄舊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創新團隊指導老師王林玉說,團隊研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衣物材質精準檢測技術,能夠快速檢測舊衣物的纖維材質種類和含量,并通過機器學習不斷提高檢測準確性。
據介紹,全球每年有大量舊衣服被傾倒入垃圾填埋場。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辦公室周彬教授表示,“衣舊煥新”讓更多舊衣實現“重生”,創新團隊在廢棄服裝回收再利用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已被學校列為“金種子”培育項目。
截至目前,該創新團隊成果豐碩,已發表相關論文5篇,獲得授權專利10余件,還出色完成了2項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未來,“衣舊煥新”創新團隊將繼續深耕廢棄服裝回收再利用領域,不斷探索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為推動環保事業和資源循環利用作出更大貢獻。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