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蒙蒙,醞釀著一場合作的新機。5月23日,“德國企業南京行”開放合作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辦。作為德國海外商會大中華區帶領企業通過商務考察參與本地項目、了解最新市場需求和機遇的特色品牌活動,近百位來自跨國公司、行業領軍和隱形冠軍企業高管參會,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背景下,這場大會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瞄準“中德合作 寧聚未來”主題,德企來寧此行釋放了哪些信號?又達成了哪些新合作、新收獲?
實地考察,硬核寧企用實力“震撼”德企
德國歷來是南京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截至2024年底,德企在寧投資304個項目,實際利用德資21.7億美元,近五年來(2020-2024年)投資制造業項目12個,服務業項目38個。
“最近,想必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在往上走。但這其中有個確定性,中國對外商來華的投資態度一直都是開放歡迎的。中國的‘知行合一’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持續增強。”來自德意志私募股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石臥龍表示。
考察南京、投資南京、重倉南京,是德企們組團來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5月22日下午,大會召開前一天,“德企中國行”系列活動分三條線路分別走進南京市江寧區、江北新區和玄武區考察科技企業。
在江寧區,30多家德國企業機構先后參觀了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舍弗勒(南京)有限公司,近距離感受智能制造的創新成果、前沿技術的應用實踐及中德合作在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
優尼特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雷英格隨團在江北新區參觀時對南鋼集團贊不絕口:“他們的智慧運營中心有塊3D可視化管控大屏,里面各項指標數據都能實時看到,很震撼!我在德國沒有見過這種,中國的數字化走在了德國前面,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此外,南汽集團的新電池車間、車身車間等先進生產技術和絲滑的流水線操作也給雷英格留下深刻印象。“新電池工廠讓我耳目一新,流程也很新。我們是咨詢公司,如果有合適的客戶或合作伙伴想投資南京,我很愿意將南京先進的產業環境推介給他們。”雷英格說。
“用腳投票”,15個涉及多領域項目成功簽約
自25年前到訪南京巴斯夫到如今再訪南京,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董事會主席柯曼博士見證了數十年間德國公司在南京深深扎根的過程。
“至今已有超過2500家德國公司在中國投資,100多家化工、家電及裝備制造領域的德國知名企業深耕南京。我們很開心可以看到這些企業推動更多高質量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柯曼表示。
如何描述南京和德國企業的合作?柯曼用了三個詞概括:長期視野、合作、創新。在他看來,無論哪個國家的企業,都在新一波浪潮中的服務和產品數字化方面面臨挑戰。南京在新技術和可持續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且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發展。在汽車領域,大量投資的進入推動了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從而不斷推動創新。
正如柯曼所說,德企與南京的交融越來越深。就在幾個月前,西門子針對國內市場需求發布了18款本地定義、本地研發、本地制造的創新產品。據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介紹,這批新品的部分研發團隊正是來自南京數字化工廠。在創新合作方面,該公司正與江蘇產研院、南京大學、熊貓電子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合作,加速數字孿生、工業AI、機器人等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活動現場,南京攜手中信集團發布“南京·中信全球投資貿易聯合服務網絡”首批歐洲服務點。記者了解到,服務點通過央地協同服務機制,雙方將為歐洲企業投資南京及本土企業走向海外提供綜合服務。“中信·南京跨國企業共創服務中心”正式落地玄武,今后將為外資企業落地南京、專精特新企業孵化培育、本土企業海外布局以及重點產業領域聯合技術攻關提供全要素服務。
此外,“玄武國際聯合創新中心項目”“聯合服務專精特新科技企業合作項目”“江北新區X Robot Battery Technology智能電池項目”“江寧騰亞機器人在德投資項目”等共計15個合作項目在大會上簽約。這些項目不僅在產業合作、貿易合作、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將展開合作,在金融賦能企業“走出去”與“引進來”等領域也將“大展身手”。
展望未來,讓“寧”更好還有很多事可做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數字產業實現業務收入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721億元,同比增長7.0%,主要指標增速加快,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由此可見經濟韌性。
“這說明一季度起步良好,也說明當前是非常好的時機讓外商來投資中國。”5月23日下午,在國際金融機構賦能企業“走出去”主題交流會上,安本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茅蓓麗如此表示。
當前,南京聚力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擴大國際經貿合作朋友圈。覆蓋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的“經線”疊加“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緯線”,“橫向聯通”“織線成網”的經貿合作網絡已然形成。
如何推進寧德合作邁上新臺階?“中德未來產業合作”高端對話環節,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多位企業家發表了真知灼見。
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董事會成員、德鐵承亞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弗蘭克·修爾彩就表達了期待與南京公司深入合作的意愿。
“作為一家鐵路公司,在海路和空運之間,我們有運輸優勢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時間差很重要。此外,綠色轉型也至關重要。我們在南京和江蘇的國際貨運公司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希望進一步將這些產品擴展到中德工業界。”弗蘭克·修爾彩說。
南京三迭紀醫藥科技創始人成森平回憶了公司成立以來與德國企業的合作之路。“2018年起,我們開始了與西門子的合作。在這條路上,一個‘巨鱷’幫助創業性的小公司一步步成長,在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在南京江寧建立全球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制藥行業的數字化工廠。”
成森平表示一切離不開南京市政府和德國合作伙伴的支持,她也希望能夠找到德國合作伙伴幫忙企業打開德國市場、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在藥品開發后期、臨床國際注冊包括商業化方面提供支持。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