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竹影鐫韻覓匠心,刻痕留香續傳承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自信的體現,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核心。6月24日、25日,來自浙江財經大學圖書館非遺深度文化之旅赴湖州“竹影鐫韻,刻痕留香”實踐服務團的成員們,在陳穎、陳蓓蓓等老師的帶領下,懷揣著對傳統工藝的熱愛,走進安吉縣景塢村、德清縣筏頭村以及當地企業和非遺手作藝術館,旨在通過實地調研與交流,為非遺竹刻產業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探索當地竹資源,感受非遺與生態的碰撞

團隊前往了安吉縣竹博園,一個集竹文化展示、竹種資源保護、科普教育、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在這里,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竹材的特性和應用價值,為后續竹刻技藝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實踐團深入筏頭村竹林開展實地考察。放眼望去,廣袤的竹林中毛竹占據主導,淡竹、剛竹零星點綴其間,構成獨特的生態景觀。考察過程中,村委書記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筏頭村的竹林管理經驗。他指出,筏頭村始終秉持生態優先、合理利用的發展理念,將竹林資源保護與開發納入全縣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規劃布局,推動竹產業提質增效。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此次考察加深了他們對竹林資源科學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為后續竹刻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素材。



訪談工廠廠長,了解竹刻產業現狀與痛點

6月24日,在心然竹木工藝品廠廠長郭建平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詳細了解了竹刻藝術的市場現狀、創作流程以及帶動村民致富的模式。郭廠長介紹,工廠推行“公司+農戶”模式,將竹刻工序拆分,讓留守老人、婦女在家就能完成基礎雕刻工作,有效促進了當地村民的增收。實踐服務團認為,這一模式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建議進一步深化合作,通過提供更多技藝培訓、原材料供應和市場銷售渠道,擴大生產規模,帶動更多村民參與竹刻產業。同時,他也坦誠地指出了竹刻傳承面臨的困境,即傳承人越來越少,年輕人學習竹刻技藝的意愿不高。團隊成員對如何解決傳承竹刻非遺技藝以及景塢村的鄉村產業經濟振興這一困境有了新的思考。



參觀非遺手作藝術館,學習竹刻發展歷史與制作流程

6月25日,實踐團前往莫干山鎮非遺手作藝術館,循著非遺竹刻文化的脈絡,與非遺傳承人朱昶紅大師進行深入交流。



朱昶紅不僅講述了德清縣非遺竹刻發展歷史以及親手操作的細節和難點,還親自教授團隊成員進行制作竹藝品。她強調,想要靠非遺竹刻走向富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年輕人有一顆沉穩的心去鉆研非遺竹刻文化的內涵,用時間去沉淀制作非遺竹刻工藝品的意境,從而提高制作非遺竹刻的技藝。在這里,同學們不僅理解到非遺竹刻產品的物質價值,而且領會到非遺竹刻的國學文化和藝術氣息。



如今非遺傳承的時代使命已然交付于青年一代,亟待青年以創新之力,讓非遺竹刻藝術打破時空界限,深度融入當代生活場景,彰顯其跨越千年的文化價值。正如實踐團隊負責人所言:“這次實踐讓我們真正走進了竹刻的世界,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魅力。在親手體驗竹刻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每一件藝術品背后的匠心與傳承。竹刻不僅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的傳承。未來,我們希望能為竹刻文化的傳播貢獻一份力量,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門傳統藝術,推動這項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璀璨新姿。”

(浙江財經大學 王朵兒)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