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于老先生已經在徐匯區疾控部門安排下,轉運至區級定點醫療機構第八人民醫院收治。
4月13日,一段名為“上海徐匯區永康街道市民求救電話”在互聯網傳播,牽動廣大市民和網友的心。
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核實,該段通話發生在4月12日中午,接聽電話的徐匯區天平路街道永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臻。致電的是居民于文明老先生,4月7日確診新冠病毒陽性。據徐匯區最新消息,4月13日下午,于老先生已經在徐匯區疾控部門安排下,轉運至區級定點醫療機構第八人民醫院收治。
于老先生今年82歲,和妻子蔡女士、兒子于先生同住在永康路37弄。據徐匯區天平街道介紹,4月6日,于老先生撥打街道保障熱線電話,稱自己發熱達到37.8攝氏度,且伴有體感不適,需請街道為其配藥。街道轉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問診,老人當時無咳嗽、咳痰、腹瀉等癥狀,且最近一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因此由永康居民區的社區干部為其代為配藥,并送至老人家中。
但是,4月7日,天平街道接到了于老先生的核酸確診陽性報告。4月8日,永康居委與老先生的兒子于暉建立了微信聯系,當天便回應了于先生幫母親蔡女士配藥的訴求。社區干部前往中山醫院,為蔡女士配到了鹽酸多奈哌齊片,與政府統一發放的保供食蔬一同送上了門。此后不久,于老先生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居委干部將連花清瘟顆粒送到了老人家中。
4月11日晚,于老先生再次感到身體不適,有低熱情況,需要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永康居委根據工作流程,申請上報,請老人在家耐心等待。
4月12日中午,于老先生再次致電居委會,接聽電話的正是永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臻。此后發生了錄音中的通話內容。
“我跟于老師電話溝通過很多次,也加了他兒子的微信,也穿著防護服到他們家里送過藥?!?月13日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聯系到了張臻,他向記者說明了老人的情況。而時隔一天半后再次回憶起電話中的“失控”,他告訴了記者原因。
“在接到于老師電話前,我剛好應急處理完三件事,包括電話中提到的孕婦轉運,還有為一位高齡過世老人料理后事,這些對我后來的情緒是有影響的。”張臻說。
根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過去一個月中的采訪,包括張臻在內,徐匯區幾乎所有的社區干部均于3月12日起就駐扎在屬地社區。但相比自己的辛苦,張臻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有一點更需要立即重視起來。
“大部分老人在封控前所配的常用藥物,都是根據此前發布的浦西4月1日至5日這個封控時長來儲備的,但是今天已經是4月13日,很多老人的常用藥即將耗盡,代配藥的需求缺口非常大,這是一個眼門前非常大的問題?!?/p>
3月12日到4月13日,張臻已經30多天沒有回家,既想念身在浦東的父母,也想念妻子和年僅4歲的女兒。在很多問題還沒有一個妥帖的解答前,他和同事們還將繼續堅守崗位,直到迎來曙光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