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倒映著金色的光芒,一望無垠的田野上,飽滿的麥穗隨風搖曳,收割機一刻不停地在田野間來回穿梭作業,傳遞著豐收的喜悅。當前,泰州市海陵區“三夏”工作正熱火朝天地開展。
夏收小麥顆粒歸倉
“老黃,車上有滅火器嗎?”“有,有!”“給我看看,慢點沒有事,安全第一?!币淮笤?,海陵區罡楊鎮夏莊村黨總支副書記金萬洋就來到田間,找到正在搶收小麥的農場主黃明海,查驗駕駛證和消防器材等,預防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黃明海承包的380畝小麥田才剛開始收割,眼看著天就要下雨,鎮里提前為他調配了農機手,確保小麥適時搶收。
“今年小麥無凍害、無倒伏現象,全程機械化種植,長勢喜人。”農場主黃明海說:“鎮里每年都會指導我們收割、晾曬、貯藏等環節。在作業過程中,我們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以防發生安全事故。”
據悉,夏莊村現有耕地面積2700多畝,進入夏收工作以來,村里成立了宣傳報道組、秸稈雙禁巡查組、突發事件應發處置組,24小時不間斷對村莊農田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確保夏收工作有序進行。
目前,罡楊鎮共培訓各類農機技術人員79人次,可保障每臺聯合收割機配備2至3名懂技術、操作熟練的機手。全鎮從鎮村共抽調從事農業工作的干部和技術人員21名,組建了農機作業服務隊7支,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信息、技術、維修、供應及安全生產服務。
“為做好夏收工作,罡楊鎮加強了鎮村應急資源配備,加大巡查力度,責任落實到人。”罡楊鎮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徐亮表示:“截至目前,已收獲小麥0.81萬畝,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服務,確保小麥搶收到位,及時歸倉?!?/p>
據了解,海陵區小麥種植面積約8萬畝,截至目前,投入收割機240臺,拖拉機145臺,收獲小麥6.8萬畝,完成93.15%,預計于6月9日前基本完成收割。
秸稈利用“點草成金”
“三夏”時節,隨著油菜、小麥的逐漸成熟,秸稈處理成為生產難點工作之一。日前,海陵區京泰路街道十里鋪的田間有不少村民正在勞作。他們在田間墊上一塊結實的塑料膜,手持連枷(一種打菜籽的農具),一下一下地將菜籽打出。拍打的聲音在田間此起彼伏,這是夏收時節最動聽的聲音。
村民王碗珍家有六分地,她和家人已經在田里勞作兩天了,菜籽打好后就將秸稈捆扎送到百米外的打包中轉站。“我們每天收完菜籽就把秸稈送到附近的中轉站,很方便,等油菜收完就可以準備種花生、黃豆啦。”王碗珍說,相比之前秸稈無處堆放,如今的中轉站不僅讓秸稈有了去處,村里的生態環境也變好了。
在打包中轉站內,打捆機機聲隆隆,散亂的秸稈經過傳送帶后變成了整齊的方形草塊。這里不時會有村民們將秸稈運進來,而路程較遠的地方,則由村里統一收集運輸到中轉站?!拔覀儗⑻锢锏慕斩掃\到打包中轉站回收處理,用于電廠發電,到了年底還能獲得分紅,‘菜稈稈’變成了‘金稈稈’?!鞭r戶王桂林高興地說,秸稈回收,變廢為寶,村民們對此都很支持。
為了防止產生揚塵,站內還專門配備了霧炮機,水霧流均勻散開,在保障秸稈處理井然有序的同時,將空氣污染降到最低。打包中轉站相關負責人王桂軍介紹,該站從5月20日開始夏季秸稈的收儲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完成約600噸的收儲量。
據了解,海陵區今年菜籽種植面積約2萬畝。為全面做好秸稈清運工作,海陵區分別在蘇陳鎮西石羊社區、大馮甸村、京泰路街道十里鋪社區新增了3處秸稈收集加工點,年收集量在8000噸左右。
下一步,海陵區將積極引導國考省考斷面3公里范圍內農作物秸稈離田清田,并成立四個督導巡查組督查各鎮街的完成情況,防止汛期造成水污染,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