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自覺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將深入調查研究作為開展工作、出臺政策、制定戰略的“先手棋”。在湖南十八洞村調研,創造性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到江蘇調研,首次公開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并提出;赴浙江調研后,首次正式提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親力親為,為全黨重視調研、深入調研、善于調研樹立了光輝典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才能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政策方針在基層落地生花。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閱卷人”。調查研究是聯系群眾、問計于民的直通車。調查研究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途徑。我們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走進田間地頭,和群眾“坐在一條凳子上”拉拉家常嘮嘮嗑,用真心、真情、真意贏得群眾信任,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要“察言觀色”近距離面對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讓群眾掏出“心窩里”的話;要“放下架子”虛心向群眾學習,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杜絕“高高在上、走馬觀花、一調了之”的走過場式調研。我們要在調研與決策過程中,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和群眾一起想、一起謀、一起干,讓群眾一起評、一起議,增強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產業結構如何調、特色農業怎么搞,群眾就業面如何擴、一二三產業怎么融合發展,怎樣讓新時代農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既要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問題,更要通過調查研究找到問題短板,通過補短板、固底板、強弱項,切實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思路決定出路,目標引領方向”。新征程上,我們要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環保等問題,深查細糾、分析研判,不漏死角、不留余地,透過局部看整體,透過表面看里子,切實把問題找準、把癥結理清、把根源挖深,拿出實招、疏通癥結、對癥下藥。要用好群眾工作法,把基層當課堂、拜群眾為老師,從群眾的智慧結晶中學到真功夫硬本領,并將之運用于實際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黨員干部要以“夜不能寐”的責任擔當,“時時放心不下”的工作態度,做好調查研究,認真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用實實在在的成效造福于民。(倪李 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