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 專家分析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進行訪問表明,盡管法國與美國及其盟友擁有共同價值觀,但它仍致力于捍衛自身利益,拒絕在經濟上脫離中國,也不想陷入與中國對抗的邏輯,這是“大膽和明智”的。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網站4月7日刊登了對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合作研究員、巴黎天主教大學教授埃馬紐埃爾·林科的專訪。
林科表示,法中兩國都希望重啟所有領域的合作。對法國來說,要表明盡管法國與美國及其盟友擁有共同價值觀,它仍致力于捍衛自身利益。陪同訪問的有50多位大企業高管,很多企業進駐中國已有數十年,法國企業迫切需要簽訂合同、獲取利潤。
林科稱,在國際問題方面,馬克龍提醒道,沒有歐盟和中國,就不可能有持久的進展。對于烏克蘭危機來說是如此,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氣候保護方面亦是如此。因此,這次國事訪問極為合情合理。法國的這一舉措值得歡迎,它反映了針對時局的大膽和明智。法國不想在經濟上脫離中國,從戰略角度講,法國也不想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陷入與中國對抗的邏輯。
林科還稱,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參與此次訪問是一種讓法國的倡議具有真正歐洲維度的方式。馮德萊恩與馬克龍的組合將向中國傳遞繼續進行貿易的信息,也就是說,這是拒絕美國呼吁的與中國“脫鉤”的表現。這個信息似乎被聽取了。
此外,俄羅斯政治學家德米特里·韋爾霍圖羅夫在俄羅斯衛星廣播電臺的節目中表示,北京強調對法國總統訪華的重視,并以此敦促巴黎回歸更加獨立于西方整體方針的政策。
韋爾霍圖羅夫評論稱:“西方的反華陣線對部分歐洲國家不利,這些歐洲國家正在尋求動搖這一陣線的辦法。中國人與法國人的關系過去一直良好。況且馬克龍在國內問題上承受壓力,因此他現在可能更關注中國的立場。”他還稱,或在近期看到中法合作的具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