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江蘇國際數據港交流合作中心、江蘇國際數據港“驛站”建設,南京市數據要素產業孵化基地已落地數據港……上月底,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營商環境建設半年成績單,江蘇國際數據港成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重要創新應用場景。
去年12月,江蘇國際數據港正式啟動建設;今年1月,2024年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玄武區建設江蘇國際數據港”。如今,7個多月過去了,江蘇國際數據港建設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近日,記者走進這個“港”,實地感受數據要素如何在這里“身價”倍增,又是如何實現“交易”并賦能千行百業的?
江蘇國際數據港外景。玄武發布供圖
點“數”成金:一地停車、充電數據估值900萬元
7月3日,在江蘇國際數據港的助力下,常州智慧停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常州市公共停車泊位及充電樁實時狀態數據”數據產品場內掛牌登記,獲得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頒發的數據產品登記憑證。
據悉,該數據產品基于停車系統收集的大量停車位使用數據,充電樁實時更新狀態數據,能夠充分應用在城市規劃、交通管理、商貿文旅、面向終端用戶車主出行等眾多場景,評估價值為900萬元,獲得中信銀行授信額度500萬元,年利率約2.5%,低于1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數據資產化正是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關鍵一招。在這一領域,江蘇國際數據港做了許多探索。
江蘇國際數據港政企部部長龔大鵬介紹,從數據資源到數據資產,目前已形成一套標準化流程,包括數據資源盤點歸集、數據應用場景挖掘、數據確權合規化、數據價值評估、數據資產入表等多個重點環節。“在數據確權這一塊,我們跟南京市公證協會共同成立全國首個‘數據要素×公證法律服務’聯合實驗室,通過開展數據合規服務標準化研究,推動數據要素產業集群發展。”
江蘇國際數據港交流合作中心。玄武發布供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提升數據安全治理監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在該領域,南京不斷進行探索。
比如,數據成為“商品”后,就需要一個統一的交易平臺,將買賣雙方進行匹配。數據交易所正是將數據產品上架、交易的大本營。據介紹,江蘇數據交易所正著手籌備,預計今年底將在江蘇國際數據港正式啟動運行,散落在各行各業的場景數據,未來有望在這里實現“明碼標價”式規范交易。
“目前,江蘇制造業規模、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等均居全國首位,積累沉淀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數據資源。同時,這里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能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將無形的數字變成賬面上有形的資產,并完成交易,江蘇國際數據港正在施展它的“魔法”。
創新應用場景:全國首創推出電池數據金融產品
數據看不見又摸不著,卻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如何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需要不斷創新數據應用場景。
電池“數字護照”信息。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安琪 攝
在江蘇國際數據港的顯示屏上,記者看到了一張屬于電池的“數字護照”。拿手機掃一掃,電池的容量、產地、材料、碳足跡份額、健康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別看這張“數字護照”不起眼,卻對電池的生產、銷售、使用和回收等全過程進行溯源管理。隨著2023年8月,《歐盟新電池法》正式落地生效,“數字護照”成為我國電池進入歐盟市場的“入場券。”
中國電池數字護照體系白皮書。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供圖
數據如何分類分級,確定哪些是重要數據,是制作電池“數字護照”中的關鍵一步。龔大鵬介紹,當前江蘇國際數據港和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中國信通院等國家級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推進國家標準的制定,助推我國電池企業順利出海貿易。“同時,我們還在大量調研國內電池企業,整合行業數據,希望不斷挖掘電池的數據價值,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據賦能金融等方面不斷探索。”
6月20日,江蘇國際數據港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簽署電池數據金融產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構建產業數據要素在金融方向應用新場景。通過這次合作,江蘇國際數據港聯合江蘇銀行全國首創地推出電池數據金融產品,現場為南京酷沃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預留授信額度1000萬元。
電池數字護照云平臺。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安琪 攝
在江蘇國際數據港的展廳中,記者還注意到了一個電池數字護照云平臺。目前,該平臺已接入三萬多輛新能源汽車,匯集了車輛加速、剎車、疲勞駕駛等信息,并能隨時監測電池安全。“每塊電池都有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加物聯網卡,就可以實時讀取電池狀態。當汽車電池狀態異常或者電流過大時,我們智能云平臺的監控中心就會及時預警,保障安全。”
此外,江蘇國際數據港堅持以數據要素為驅動,不斷構建和探索新的應用場景,目前已圍繞制造業、現代農業、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等多維度多模態應用場景,為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服務。
深耕大模型領域:打造數據要素集聚區產業
如果說創新應用場景極大挖掘了數據價值,那么深耕大模型領域、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據要素集聚區產業,則是江蘇國際數據港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們數據港和港口碼頭十分類似,數據就是我們的‘貨物’。我們目前正著力發展港口碼頭、倉儲交易和臨港產業三部分內容。”江蘇跨境數科總經理李祥舟介紹,為了保證數據能夠流得動,目前數據港二樓已建成不少便捷高效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包括數據流通一體化治理平臺和離岸數據中心高速數據網絡等,在數據跨境規則上也進行了大量研究。為了實現倉儲交易,數據港建立了可信數據空間。“我們的首期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約100家企業提供數據儲存服務,不用擔心數據泄露或其他隱私安全問題。
玄武大模型工廠。玄武發布供圖
那數據“入港”后,未來能做成什么呢?李祥舟向記者現場展示了玄武大模型工廠。“大家都知道大模型需要有海量的數據去喂養去訓練,才能獲得較好的輸出。我們玄武區的這個大模型工廠相當于把一些基礎大模型,如文心一言等,以及各地的算力整合起來,以此來針對性解決具體行業中的痛點難點。”
為數據要素化試制度,為數據市場化做探索,為數據價值化創場景……“數據港不僅僅是一個園區的物理載體,更類似于一個創新平臺,我們希望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將更多的創新技術、場景應用都囊括進來。”
7月5日,行業龍頭科大訊飛落子玄武區,將在江蘇國際數據港成立科大訊飛代碼大模型全國總部和科大訊飛江蘇區域總部。“我們與頭部企業合作,其實是雙方共贏。頭部企業具有上下游產業的輻射能力,而我們數據港能夠利用已有的技術供應匹配企業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便利的服務。”李祥舟說。
“立足南京、面向江蘇省、輻射全國”,數據要素在這個“港”中集聚、流通、融合……下一步,江蘇國際數據港將依托南京數字新基建、特色數字產業生態與合作方的創新成果轉化等優勢,充分釋放平臺潛力,引導企業增強行業數據歸集、治理、運營能力,通過數實融合,為省市制造、外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徐莊高新區。玄武發布供圖
南京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力服務構建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包括數據在內的各項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南京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