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憑借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以及物流、文旅等消費場景,江蘇各地搶抓新機遇、加快布局,通過政策保障,積極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主體,助力江蘇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日前,全國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公布。蘇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低空經濟新高地入選全國創新智慧物流新模式。位于吳江區的這個無人機快遞網點,今年7月以來已完成物品配送超1800件。
順豐快遞網點負責人趙孟江說:“目前我們是周一到周六,每天試運行20趟班次,從我們這邊到豐泰產業園是5.5公里距離的。正常我們陸運運輸可能耗時需要15分鐘左右。上無人機之后大概時效提升了60%,現在大概一趟也就是6分鐘。”
目前,快遞企業在吳江區已開通三條常態化無人機配送航線,累計飛行1300多架次,載重超2400公斤。從物流配送、觀光旅游等消費場景,到應急救援、農業植保等生產、應用場景,近幾個月來,江蘇低空經濟加快融入各行各業,各地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持續加密,僅南京一地就已累計開通超過100條航線,市場規模加速壯大。在常州,江蘇省首條5G-A醫聯體醫療物資航線常態化運行,解決緊急藥品運輸怕擁堵難題;鎮江開通助農低空物流航線,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高效對接;昆山“空空聯運”服務試飛,8月18日首航,昆山航站樓20多分鐘即可抵達上海浦東機場。
昆山國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凌建光說:“后期我們會拓展一些旅游觀光、醫療急救。比如說我們到迪士尼游玩,到上海瑞金醫院的醫療急救,都可以拓展。”
低空經濟的“騰飛”離不開無人機、通航飛機等航空器技術的支持以及新能源技術、無人駕駛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助力。為搶抓新藍海,在新賽道上保持高飛姿態,今年以來,江蘇各地紛紛出臺相關產業政策,加緊布局產業鏈和創新鏈。南京提出支持在寧高校加強相關學科建設,大力培養急需人才,同時,在產業園區設立“檢翼護企”工作站,服務和保障相關企業健康發展。蘇州在引進培育低空重點企業、鼓勵低空科技創新引領、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優化低空經濟發展環境4個方面,出臺了最高2億元的15項高含金量支持措施。
航天時代飛鵬行業副總監相鑫說:“我們單位是以研發制造為主,上下游的匹配都是非常完備的,政策這塊是已經享受了不少優惠了。 ”
日前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蘇州、無錫、南京、常州等地發布低空經濟三年行動方案,到2026年,江蘇這五座城市的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總量有望突破1800億元。空中“飛的”、外賣“飛送”……曾經電影中的科幻場景或在這里逐步成為現實。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 何斐 供片臺/蘇州臺 常州臺 鎮江臺 編輯/黃磊)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