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臨近,江蘇南通濱江片區重點城建工程建設現場一片繁忙。觀江路(洪江路—姚港路)、濱江中小學周邊路網、世紀大道(長江中路—躍龍路)改造提升等工程施工場地內,數百名建設者正以“每天都是節點”的緊迫感全力沖刺,確保如期竣工。目前,觀江路正在抓緊進行水穩層攤鋪,確保“五一”假期正式貫通、臨時開放,世紀大道及學校周邊路網在進行雨污水管道施工,力爭8月通車。這些市政項目的建成,將有效完善城市路網體系,世紀大道改造與濱江中小學周邊路網更是打通教育配套的“最后一公里”,為南通濱江片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串珠成鏈,打造濱江文旅新名片
洪江路最西頭江畔,約10公頃新建成的濱江生態綠化帶映入眼簾,路燈已開始調試,游步道正進行彩漿封層施工,進入“五一”開放倒計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進入盛花期的月見草、紫嬌花競相綻放、搖曳生姿。沿江側控制喬木密度,選用廣玉蘭、無患子、香樟等鄉土樹種,保留開闊的觀江視野。在這里可感受四季更迭:春觀櫻花、海棠,夏賞紫薇,秋品烏桕、銀杏,冬看水杉。
“濱江生態綠化帶南段為活力區,融入觀江、娛樂、休憩等多種體驗元素。”南通市住建局副局長瞿志軍介紹,現場設置了特色廊橋,預留多處陽光草坪、樂享草坪,市民可一邊欣賞壯闊長江,一邊搭設帳篷、放飛風箏、露營野餐,滿足休閑游憩、親近自然的需求。而北段融入“公園+運動”理念,提供舒適便捷的運動休閑空間,可進行跑步、打籃球、踢足球等多種活動。為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生態綠化帶內及觀江路兩側設有多處生態停車場,可停放汽車150余輛。
濱江生態綠化帶工程中同步實施的濱江綠道先導段已于去年底完工。該段綠道是“南通之鏈”整體規劃的一部分,位于濱江片區港池以北,長約1公里。“南通精心編制《南通之鏈·濱江綠道概念規劃》,串聯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至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段沿江區域,升級軟硬件,濃厚文化味,打造魅力水岸新空間、城市活力會客廳。”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詳規處處長陳思介紹,“南通之鏈”濱江綠道規劃秉承“串珠成鏈、連點成線”理念,將現有自然景觀、工業遺跡、歷史遺存和新建功能節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卷、四幅、五道、八景、二十四驛”,成為集中展示南通濱江城市特色、獨特魅力、文化自信和文明建設成果的空間載體,一張“最美江景圖”正徐徐打開。
“繼濱江花海之后,努力將濱江生態綠化帶打造成南通市區聚集人氣的新打卡點。”城建集團國盛公司業主代表康婷婷介紹,港池以南的濱江綠道及全民活動基地項目即將啟動,屆時連點成線,鏈接沿江城市組團和文旅景點,形成高品質的濱江公共綠色環線,打造南通濱江綠色文旅新名片。
智慧賦能,為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施工現場,無人機盤旋高空,5G智能監控屏幕實時閃爍,電力驅動臺車有序運輸材料……一系列科技創新元素融入施工全流程,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為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作為濱江片區洪江路以北的最后一條新建道路,觀江路通車后,將與已建成的云帆路、德興路、金航路、洪江路組成暢通的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濱江片區交通組織,提升出行便利度。
面對“五一節貫通”的軍令狀,觀江路項目部倒排工期精確到小時,運用“全專業立體穿插”技術,土方開挖與管道預制、鋼筋制作同步推進,道路結構層養護期間穿插側平石、綠化基礎施工,實現各工序“無縫銜接”。
項目依托“無人機航拍+5G智能監控”構建立體化監測體系,對施工質量、進度及安全進行全天候動態跟蹤。管理人員通過高清回傳畫面與數據分析,可快速發現問題并優化決策,大幅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以往靠人工巡檢需要半天,現在通過智能系統10分鐘就能完成全域巡查。據了解,南通市城建中心(質安中心)將項目監控歸集到統一平臺,構建可視化監控體系,實時了解現場施工進展情況,提升安全監管效率。
“這是我們的機械指揮官。”觀江路業主代表黃極指著幾臺壓路機介紹,在挖掘機、壓路機等道路施工機械上安裝智能系統,通過系統設備實時記錄工作時長、持續怠速報警、機械油耗記錄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機械運行效率,為項目成本分析與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施工單位港閘市政公司自行研制了電力驅動臺車以替代傳統人力搬運。“該設備不僅提升了側平石運輸效率,也從源頭降低了人工搬運的安全風險。”項目經理劉昊介紹。
記者在世紀大道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看到,一套融合資源循環、智能監測與裝配式技術的綠色建造體系正在運轉。施工單位利元市政公司在老路拆除階段摒棄傳統外運填埋方式,對舊混凝土構筑物進行現場破碎、處理,直接轉化為施工便道填料,不僅節省砂石材料采購成本,更實現了建筑垃圾“零外運”。為有效控制施工揚塵,項目還引入智能噴淋系統,通過分布在施工現場的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實時采集PM2.5、PM10等數據,當監測值超過設定閾值時,啟動圍擋噴淋、霧炮機等抑塵設備,確保作業區域空氣質量達標。
多方聯動,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濱江片區是南通今年城建工作謀劃“一片區兩樞紐六節點”中的重點片區。南通市住建局會同南通市教育、財政、資規、數據、交警等部門統籌推進片區內“一帶五路兩學校”等項目建設,建立聯動機制、爭取政策支持、優化審批流程,妥善解決前期征地搬遷等問題,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工程各參建單位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確保信息實時共享。建設單位城建集團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建立“日對接”機制,快速響應,確保問題不過夜。設計單位提前介入提供技術支持,施工單位科學編制施工組織方案,監理單位嚴格把控質量安全關口,形成“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城建集團國盛公司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領導班子駐點辦公,現場協調解決施工難題。在道路挖掘、管線遷改等關鍵環節,組織黨員技術骨干成立攻堅小組,帶領施工團隊24小時輪班作業,展現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
“南通市打造濱江城市客廳是提升城市品質的典型實踐,也是還江于民,推動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切實行動。”南通市住建局局長施健表示,要傾力打造高品質的亮點項目、精品項目,塑造濱江城市特色風貌,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真正建成“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濱江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