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出境免稅店推出千余款熱銷商品,旅客選購熱情高漲;鹽城“趣游水鄉·活力蟒蛇河”水上運動嘉年華,打造集水上競技、休閑娛樂、生態觀光于一體的沉浸式體驗;蘇州獅山文化廣場的獅山市集上50多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1000多種特色文創好物集中亮相,吸引眾多消費者選購……“五一”假期,全國多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打造多元場景,激活假日消費市場。
假日經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溫度計”,更是透視消費升級的“顯微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一系列數據顯示消費市場持續回暖信號強勁,見證中國經濟大海的澎湃活力。“五一”假期歷來是旅游出行、購物消費的熱點時間段。乘勢一季度消費“熱”,這個假期,假日經濟如春潮涌動,以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點燃消費熱情,展現出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
新場景解鎖消費密碼,文旅融合釋放“磁吸效應”。在蘇州獅山文化廣場,文創市集化身“文化會客廳”,故宮文創的“千里江山”系列、敦煌研究院的“飛天”主題衍生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在鹽城蟒蛇河,水上槳板比賽與濕地觀鳥體驗交織,讓游客在速度與寧靜間切換。“文旅+”的深度融合,讓消費場景從單一購物轉向沉浸體驗,從商品交易升級為文化交流,成為假日經濟創新升級的縮影。
新業態點燃市場引擎,跨界融合拓展“消費邊界”。在江蘇,口岸免稅店與跨境電商聯動,打造“即買即提”與“線上下單”雙通道,讓消費選擇更豐富;在成都,體育賽事與旅游線路結合,馬拉松跑者化身城市觀光客,賽事經濟帶動酒店、餐飲訂單量激增。“商業+體育”“線上+線下”的跨界創新,不僅催生出“賽事游”“研學游”等新業態,更讓假日經濟突破傳統時空限制,形成全域消費新格局。
新動能激活發展潛力,政策賦能構建“生態閉環”。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精準發力,多地發放文旅消費券,景區推出聯票優惠,商家打造“夜經濟”品牌。在政策杠桿撬動下,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商圈“五一”期間客流量不斷增長,揚州非遺市集銷售額猛增。“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為假日經濟注入了“強心劑”,逐漸形成消費升級的長效機制。
新趨勢彰顯經濟韌性,供需兩旺傳遞“中國信心”。從北上廣深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到縣域市場的特色文旅品牌打造;從“00后”偏好的國潮體驗,到銀發族熱衷的康養旅游,假日經濟正呈現“多極增長、全域聯動”的態勢。這種結構性變化,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度與廣度,更印證了14億人口超大規模市場的獨特優勢。當供需兩端同向發力,假日經濟便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窗口。
從“購物車”里的品類之變,到“行程單”中的體驗之新,這個“五一”假期展現的不僅是消費市場的紅火,更是中國經濟創新求變、活力奔涌的生動寫照。“假日經濟”持續向“新”而行,中國經濟巨輪正乘風破浪,駛向更廣闊的藍海。(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