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文明婚俗,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發展,5月1日,由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辦、建鄴區樂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琺韻同心匠心傳情”主題活動在區婚姻登記處浪漫啟幕。新人們通過非遺冷琺瑯手工制作,在指尖藝術中感悟婚姻經營之道,以匠心傳承文明婚俗新風尚。
活動現場,非遺冷琺瑯制作被創新設計為四重“婚姻必修課”。在非遺手工老師指導下,新人們以金絲為筆、釉彩為墨,共同完成象征愛情信物的琺瑯作品。
“掐絲塑形”環節中,新人用鑷子將金絲精準嵌入圖案邊框。“婚姻如同掐絲,既需勾勒清晰邊界,又需保留呼吸空間。”婚姻家庭輔導師結合心理學知識,引導新人體悟親密關系中的尊重與包容。隨后的“釉料填充”階段,新人將五彩釉料傾注于金絲框架內,婚姻家庭輔導師適時啟發:“個性差異如同色彩碰撞,調和得當方能成就獨特風景。”當作品經過“光照固化”后,婚姻家庭輔導師以“情感需時間沉淀方能穩固”為喻,引導新人互相交流未來三年的婚姻期待和承諾。最后的“拋光點睛”環節,新人用瑪瑙刀反復打磨作品,喻意婚姻如同拋光,唯有用心經營才能永葆光彩。
“我們以傳統文化為載體,將非遺技藝轉化為婚姻輔導的創新工具。”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表示,活動突破傳統頒證儀式模式,通過沉浸式體驗幫助新人理解“婚姻需匠心經營”的深意。現場還發放“文明婚俗”倡議書并進行宣講,新人們紛紛閱讀學習,支持婚事簡辦、拒絕鋪張浪費。
參與活動的張先生夫婦捧著親手制作的同心琺瑯胸針感慨:“金絲勾勒時想到彼此磨合,釉料調和時學會接納差異,這比任何宣誓都更觸動心靈。”新人們紛紛表示,在領證當天參與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他們會珍藏這份象征他們美好愛情的作品,時刻提醒自己婚姻經營的智慧。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婚俗改革實驗區,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表示,未來將積極探索“婚俗改革+文化傳承”融合路徑,持續推出非遺技藝與婚姻輔導創新結合,傳統文化賦能現代婚俗改革系列活動,讓文明婚俗理念借文化之力深入人心,助力構建新時代和諧婚姻家庭關系。(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