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業態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據了解,目前江蘇靈活就業人口約有1100萬,其中電商從業者、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業態從業人員超過400萬,對此,江蘇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更多關心幫助和扶持保障。
【常州37名快遞“小哥”開啟大學生活】
日前,常州37名快遞“小哥”以常州工學院2023級物流管理專業新生的身份,正式開啟了大學生活。他們來自順豐、京東、中通等9家快遞公司,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22歲。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小哥”們利用周末和晚上時間上課。
快遞小哥、常州工學院2023級物流管理專業新生劉華說:“我大專畢業后一直有缺憾,沒有拿到本科文憑。另外,現在的工作晉升必須有學歷門檻,促使我想抓住這次機會。”
常州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金衛東說:“我們特別為這個班定制了《快遞員的職業道德與法規》,還有《快遞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這幾門特色課程。學員們通過兩年半左右的學習拿到學士學位。”
快遞“小哥”們在職讀大學的機會來自于常州市總工會、常州市郵政管理局和常州工學院的“求學圓夢”計劃。去年底,43名大專學歷的快遞員參加了招生考試,最終通過率近90%。“小哥”修滿學分、拿到學位后,常州市總工會還為學員提供補助。
常州市總工會宣傳教育和網絡工作部部長陸陽麗說:“今年,我們市總工會的‘求學圓夢’計劃還將為1800名在常州工作的農民工、貨車司機、外賣送餐員等一線勞動者提供學歷提升補助1500元/人,成績優秀的還有‘工會勵志獎學金’。”
【江蘇暖心舉措增強新就業群體職業歸屬感和獲得感】
據悉,目前,全省各級總工會已累計幫助23萬名農民工和一線職工提升學歷,發放補助近1.58億元。
江蘇省總工會副主席井良強說:“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特點,把學歷提升、健康體檢、專項保險、心理關愛、法律服務等量身打造的精準服務送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加強思想引領和賦能關愛。”
除此之外,人社部門還推動開展新業態就業人員技能培訓工作、探索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南京建設“寧小蜂”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避暑取暖、休息充電等服務,南通打造“小蜜蜂能量補給站”為外賣、快遞小哥提供免費面包、熱水,越來越多暖心舉措讓新就業群體增強職業歸屬感和獲得感。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元 劉思遠 沈毅 承禹驍 許倩 徐薇 劉聰琳 浦沫瀚 亓晨 供片臺/常州臺 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