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省委首場“案例解剖式調研”,為何聚焦這一主題?



6月14日,江蘇省委常委會開展的一場特殊調研,引起了廣泛關注。

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之一,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明確要求。

在這場“解剖式調研”中,江蘇省委常委全程參加,四套班子領導悉數到場,用實地考察與專題會議相結合的方式解碼長江江蘇段的“滄桑巨變”,重視程度可謂非同尋常。

案例解剖,江蘇省委為什么選擇長江大保護作為“典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優等生”,江蘇在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實施八年來,又交出了怎樣一份答卷?

國家戰略?國之大者

長江,自唐古拉山脈一躍而下,推開兩岸重巒疊嶂,于廣闊平原逶迤延展,終東流入海。

作為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是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

為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惠澤千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長江沿線考察調研,分別在重慶、湖北武漢、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再到“全面推動”,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謀篇布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p>

自此,沿江省市邁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曲壯闊的新時代長江之歌華夏大地上奏響。



江蘇是全國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浩蕩長江蜿蜒至此,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如鏈上珍珠鑲嵌其間。

作為長江經濟帶中水網密度最大、發展基礎最好、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江蘇不僅是長江下游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地區,也輻射和帶動著中上游經濟社會發展。在這之中,江蘇沿江地區產業、城鎮、人口高度密集,一直是全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長江之于江蘇,其地位和作用無可替代。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以來,江蘇堅定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導向,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治沉疴頑疾、抓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長江江蘇段面貌煥然一新,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成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生動例證。

八年答卷寫就“滄桑巨變”



金陵佳麗地,北郊為最。昔日北郊為如今南京幕燕濱江一帶,正是此次“解剖式調研”的首站。憑江而眺,青山與大江相依而立,飛鳥乘著輪船汽笛滑向遠方,曾遺落在詩詞唱和里的無暇景致,再次回歸現實。

多年前,這條滿目蒼翠的生態綠廊是南京的“工業重鎮”。巔峰時期,100余家小化工、電力、橡膠企業沿江而設,煙囪林立,污染嚴重。為破解“化工圍江”困局,南京鐵腕治污,通過“關停并轉”綜合施策,全面完成化工企業關停、搬遷、拆除,開啟了從“傳統工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華麗轉身,幕燕濱江風貌區已成為綠意盎然的“濱江明珠”。



相隔40余公里,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籠在初夏的水氣里。郁郁蔥蔥的沙洲橫隔江面,過境停歇的候鳥振翅欲飛,碧波逐著江豚的身影向外散去,層層風景如油畫般鋪陳。

這座長江入蘇第一洲,曾是汛期飽受洪水侵擾的江心小村莊。南京市對島上住戶“生態移民”后,修復工作即刻開展。如今,洲島恢復了森林沼澤、淺草濕地、高草濕地、河流濕地、灌叢、林地等多樣生境,維管束植物已從2016年的354種增加到555種,鳥類從原來的103種增加到215種?!敖芯G寶石”,實至名歸。

可以說,從南京到南通,八百里長江碧水綿延,講述著生態修復、產業升級、文化傳承、江城相融等系統性轉型發展的故事。



在大力度拆遷騰退背景下,常州濱江新材料產業園經濟指標不降反升,并成功獲批“全國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單位,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2年,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73.3億元,同比增長26.8%,生態領先、特色鮮明、綜合效益好、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新園區”正推動常州綠色發展疾速前行。



2022年1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作為長江、大運河的交匯點城市,揚州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大江大河縱橫交錯,織就了綿延千年的水韻文脈。在此基礎上,揚州緊抓生態與文旅,積極塑造以文化遺產保護為底色的長江文化脈絡空間。

古城枕河、長江南繞,現在的揚州城,游“七河八島”,可觀挹江控淮的壯觀氣勢;立足運河和長江交匯點的六圩口門,可賞江河交匯、夕霞炙空的絕佳景觀;挖掘瓜洲古渡內涵,可復現春江明月夜的“詩渡小鎮”,再造巍巍壯觀的觀江高地……江至處,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



南通,萬里長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態屏障。市區南部,依山臨水處,健身、玩耍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歡笑聲和著江濤拍岸,暢快怡然。

2016年以來,南通以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生態修復為切入口,針對五山地區以往小景區、老港區、破廠區、舊小區相互交織等問題,實施生態修復保護工程。南通將環境治理修復與生態宜居建設統籌考慮,超過2/3的沿江區域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從“濱江不見江”到“城市會客廳”,南通讓人與山水林城和諧相融。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將首站定在南通。站在五山地區濱江棧橋上遠眺長江,江岸蔥蘢蓊郁,江水浩浩湯湯,總書記深情回憶了自己時隔40多年再來此地的真切感受,稱贊濱江環境發生“滄桑巨變”。

大江無聲,滄桑巨變已于悄然間發生。截至目前,江蘇已累計關?;て髽I3876家,騰退長江生產岸線81公里,生態岸線占比提升到64.1%,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連續5年保持Ⅱ類。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勝利,江豚自然種群數量穩定增長,桃花水母重現太湖。同時,各地積極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渠道,為全流域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江蘇智慧”。

奏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長江江蘇段的“滄桑巨變”,不僅是生態環境、產業結構、城鄉面貌之變,更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格局重塑。

2022年,江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億元,5年連跨4個萬億元臺階的同時,單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強度比10年前分別下降48.3%、43.4%,實現經濟增長與污染排放有效“脫鉤”。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物聯網、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等10個集群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省外,江蘇與滬、浙、皖三省市聯手優化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共同推進G60科創走廊、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大運河生態帶等區域協同發展,打造有機融合的一體化高效經濟體。省內,以跨江融合為重點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全面轉型升級,寧鎮揚一體化進程加快,蘇錫常都市圈網絡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調研行動專題會議上,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指出,此次集中調研,看的是南京段,感受的是長江江蘇段生態環境的深刻變化;看的是大保護,反映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轉型。長江江蘇段的“滄桑巨變”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擘畫和科學指引。

信長星強調,沿江地區是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心和主引擎,江蘇能不能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關鍵看沿江。

如何抓好“關鍵”,專題會議再次明確:

要在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的基礎上,以更強的戰略定力和韌勁推進長江大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要更大力度抓好生態環境的系統性保護修復,加強上下游、左右岸協調聯動,把問題整改與污染治理、柔性修復結合起來,協同推進長江干支流治理、重要湖泊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

要更加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帶動性,在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產業新領域新賽道上奮力開拓、勇擔使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讓長江江蘇段成為落實“五新三主”要求的引領段、示范段。

……

八年來,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前所未有,在歷史上、世界上都是創舉,實踐有力印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如今,在新形勢下續寫“滄桑巨變”的時代新篇,要求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創造更加美好的現代化江蘇新明天!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柏麗娟 強慧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