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日,多個權威部門發布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數據顯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高質量發展呈現強勁態勢。
上半年用電量增加 彰顯經濟復蘇活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等用電量增長較快。
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7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1—6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30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1%、4.4%、9.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1.3%。
上半年鐵路運輸業投資穩 動力足
今年以來,國鐵集團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推動一批“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1—6月份,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49億元,同比增長6.9%。1—6月份,國家鐵路發送煤炭10.53億噸,同比增長1.6%。其中,電煤7.77億噸,同比增長13.1%,有效保障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
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半年投資同比增長超40%
國務院國資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央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超過40%,主要覆蓋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
汽車工業發展70年 多項指標實現跨越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7月15日)披露,中國汽車工業發展70年來,多項指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銷量連續14年全球第一,今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此外,汽車銷售額占全國商品零售額比等指標穩定在10%左右。
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2.30萬億元 同比增長95.9%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同比增長63.9%,國內旅游收入2.30萬億元,同比增長95.9%。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08.9%;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32萬億元,同比增長41.5%。
全國夏糧產量14613萬噸 實現豐收
今年,夏糧產量為14613萬噸,處于較高水平,實現了豐收。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6609千公頃,比上年增加78.5千公頃,增長0.3%,連續三年實現增長。
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新新”向榮
今年前五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達到18.76萬億元,同比上升9.3%。專家表示,與此前相比,上半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總量正在恢復到常態水平。
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肇越:實際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反映出來的消費情況基本恢復到了常態,(此前)受到沖擊比較大的餐飲行業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專家表示,服務性消費在總體中的比重上升,這體現出消費者對高品質和個性化消費的需求不斷提升。隨著經濟溫和復蘇和新一輪穩增長措施的進一步發力,未來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還將持續顯現。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系教授 彭泗清:居民的消費結構在變,在轉型升級。服務消費比重在不斷提升的時候,其實對于中國產業,比如說第三產業服務業本身的提質升級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要運用更多的新技術,開拓更多的新的消費場景和運用新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新的體驗和享受。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4.0%。從分項上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速達3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速達27.6%,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速達17.9%,鐵路運輸業同比增速達16.4%,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較此前有明顯增長。專家表示,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當前我國的政策導向和產業升級的引導作用已經在重點行業顯著發揮,在未來,重點行業頭部企業的引領帶動效果還將持續顯現。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 何志毅: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形成整個產業欣欣向榮的場面。
長期趨勢仍舊向好 理性看待短期調整
專家表示,目前中國經濟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在這過程中,轉方式、調結構,將帶動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這勢必在短期內帶來包括人員流動、企業轉型等調整。從長遠發展上看,經歷這些變化,將持續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有助于高質量發展。
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肇越:對于這些調結構帶來的變化,要有科學的和全面性的認識。通過結構的調整帶來動能的調整,才能保證(經濟)未來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