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2024年已行過半程,七月的江蘇,處處充滿陽光與夢想,涌動著火熱的干勁,一幕幕砥礪奮進、擔當實干的場景拼接起現代化建設的動人畫卷。
科技賦能 加快轉型
7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江蘇蘇州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專精特新企業蓬勃發展,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這次調研,從行程來看,總理先后去了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和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調研中,總理還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江蘇省和部分企業負責人發言。他強調,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事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局,必須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此次調研行,既傳遞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又針對性提出了具體措施,闡述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路徑:
——要堅持供需雙向發力,在需求側聚焦共性問題找準轉型切入點,在供給側大力培育專業化服務商。
——要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加快設備數字化普及,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制造業。
——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大企業率先轉型、引領帶動,支持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筑牢轉型基礎底座。
此次總理蘇州調研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專精特新”。在座談會上,李強說,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強化創新引領,樹立國際視野,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進一步形成蓬勃發展、成長壯大的生動局面。
與此同時,李強也在座談會上提到,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環境,完善梯度培育體系,讓更多中小企業能夠脫穎而出,成長為“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
積極培育獨角獸企業,江蘇也正在發力。今年5月,江蘇印發《關于積極培育獨角獸企業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支持措施》,開啟實施獨角獸企業培育三年倍增行動,從拓寬多元化培育渠道、增強高新區策源動能等11個方面出臺支持措施,為獨角獸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可以看到,江蘇在既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調研期間,李強也對江蘇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優勢、銳意創新,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這既是對江蘇發展成績的肯定,也蘊含著新的期許。
凝心聚力 共擔使命
伴隨滾燙七月,一系列創新之舉在江蘇大地上火熱展開。《關于全面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實施意見》重磅發布,從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等方面明確全省綠色發展的“路線圖”。7月3日,備受關注的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也迎來首批產業專項基金的集中簽約。新型電力、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面向重點產業布局資金鏈,以期推動江蘇新興產業進一步高質量融合集群化發展。評新君注意到,產業基金被稱為“耐心資本”,強調要耐得住、等得起、靜待花開;與之相對,這支基金組建從官宣到實操僅相隔十幾天,突出了資源整合快、工商注冊快、基建投資快的特點。一快一慢間,彰顯出江蘇對待產業創新的態度:看準了就抓緊干,還要持之以恒地投入,才是硬道理。
聚力發展突破,連日來各地捷報頻傳。在基礎研究方面,202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在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5個獲獎項目中,由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支持的成果占據2席,分別為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的“鈮酸鋰光子芯片”項目和東南大學崔鐵軍院士的“信息超材料”項目。在重大設施裝備方面,國內首艘萬噸載纜量新型海纜施工船“啟帆19”在南通海門交付,推動海纜敷設作業范圍由我國近海向深遠海拓展;全國規模最大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在鹽城“綠能港”全面建成,全部投產后液化天然氣年處理能力達600萬噸,可供江蘇全省民生用氣約28個月。在創新平臺方面,7月6日,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在南京鼓樓區揭牌,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綠色節能,帶動更多香港優質創新資源落地轉化;同日,太湖空天動力研究院暨錢學森空天動力創新中心太湖智庫在無錫梁溪區啟用,推動空天產業建圈強鏈筑峰。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時間過半,高質量發展的賽程也推進過半。其中,江蘇重大工業項目投資提前一個月實現“任務過半”,超序時進度9.3個百分點。1-5月,江蘇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8%、14.2%,高于全國3.2%、4.6%,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新鮮血液。
聞“汛”而動 嚴陣以待
當前,江蘇已經進入主汛期。本周前期,江蘇遭遇強降水,蘇南南部降下大到暴雨,部分河湖水位快速上漲;7月3日夜里起雨帶北抬,淮河以南地區迎來高溫、淮北地區迎來較強降雨,部分地區伴有雷暴大風天氣。受上游洪水和本地強降雨影響,江蘇長江干流、水陽江、秦淮河、滁河、太湖流域均出現超警水位。目前,“長江2024年第1號洪水”正過境江蘇。
面對來勢洶洶的汛情,省領導深入南京八卦洲、秦淮河等地,實地察看長江水勢水位、圍堰設施,檢查防汛物資和力量配備情況,看望值守人員,強調要把責任、措施落實到第一線。江蘇各地各級水利、應急、氣象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全面掌握汛情防御工作動態、緊盯關鍵環節,采取有力措施應對汛情。江蘇省水利廳對沿江8市發出工作提示單,對強化水利工程調度、抓好城市防洪排澇、做好長江河道崩岸險情監測預警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并向長江、太湖、滁河等派出6個工作組,指導地方防汛搶險工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目標,入汛后立即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關注流域片雨水情、工情、汛情動態。截至目前,各地無險情發生。
受上游來水影響,長江大通站流量持續加大,疊加大潮影響,長江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形勢復雜嚴峻,沿江各地也正密切監視長江水情,滾動會商研判,并按照應急響應和預案要求落實應對舉措。南京潮位站加裝浮子式遙測水位計、雷達水位計、翻斗式遙測雨量計、稱重式雨量計等現代化監測設備,并安裝了視頻監控高清攝像頭,實現對測驗環境的實時監控、實時視頻校核水位,準確的數據為南京防汛工作提供了“眼耳”和有力支撐。鎮江在關鍵堤段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對外坡進行持續投石加固,以增強岸堤的穩定性。揚州啟動長江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對重點堤段、薄弱堤段視情加派巡查人員、加密巡查頻次,確保險情及時發現、及時處置。淮安在汛前成立多個應急搶險組,全力做好水工、機電、后勤保障,全部設備在汛前已完成檢查、調試、養護,工作人員完成了防汛塊石、防汛編織袋、防汛搶險車、搶險船只、移動電源等防汛物資的儲備,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江蘇省氣象臺提醒,7月9日至11日,雨帶南壓,淮河以南地區又將迎來強降雨。防汛責任重于泰山,江蘇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眾志成城、全力以赴,一定可以打贏打好防汛救災硬仗,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的“上半場”已經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意味著“下半場”已悄然鳴哨。山一程、水一程,劈波斬浪啟新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取得更好成績!
來源 | “評新而論”微信公眾號
記者| 沈楊 羅聰懿 王敏
圖片 |江蘇新聞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