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迪卡儂全球品牌煥新后的江蘇首家新標商場落戶南京。 企業供圖
▲《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吸引眾多消費者參觀。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黃琳燕 攝
▲百家湖商圈。江寧區商務局供圖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黃琳燕
消費一頭連著生產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基礎性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南京商業物資相對匱乏,194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77億元;改革開放以后,南京消費市場規模逐步擴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帶動消費規模快速擴大,2023年,全市社零總額邁上8000億元新臺階。
近年來,南京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立足南京都市圈3600萬人的消費市場,大力推動消費擴容提質,人均零售額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作為承載消費的主陣地,我市商圈持續擴大、多點開花、迭代升級。如今,一個個散發著蓬勃生機、彰顯著“國際潮”與“金陵韻”的商圈,已經成為引領區域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提升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
實地打卡
從二幢矮房到摩天大廈
南京新百見證城市消費發展變遷
走進南京新百23樓,一份出版于1952年8月15日的報紙映入眼簾,頭版一張新百大樓的照片、一條《本市國營百貨公司新街口營業部開幕》的新聞,拉開了南京新百集中使用經營力量,大力推銷工業品的序幕。
作為始建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貨營業場所,南京新百不僅是南京首家國營百貨公司,同時也是新街口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筑之一。據新百工作人員回憶,在20世紀80年代,新百賣得最好的商品是大橋牌自行車、熊貓牌縫紉機、鐘山牌手表和紅葉牌音響,這“三轉一響”也是很多南京人的回憶。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歷經70多年歷史變遷,新百與南京城市商業共成長,見證著這座城市經濟的崛起與消費市場的發展變遷。前身那“半截土墻,二幢矮房”如今已變身摩天大廈,成為屹立新街口的商業地標。
近年來,南京新百正積極從傳統百貨向多元化商業綜合體轉變。10月5日,記者走進南京新百,時尚與現代的氣息撲面而來,多家門店前排著長隊。
南京新百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新百中心店完成了1997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煥新”改造,覆蓋商場負二層到八層的2.8萬平方米營業空間,以品類首店、網紅店、獨家店為突破口,將“老字號”百貨業態全面轉型為互動體驗街區,帶動全區域客流提升,負一樓的美食區成為首店聚集地,效益提升超過50%。
“如今的消費者,對購物環境、商品品質和服務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購物本身已經不再是百貨商業的唯一訴求,‘一站式’休閑娛樂體驗更符合當下消費升級、需求多元的發展趨勢。”該負責人介紹,通過功能拓展,南京新百向全客層、多元化轉變,定位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化的新百貨,加碼潮玩二次元業態,注重文化藝術與時尚商業融合,引領年輕社群消費。
眼下,南京新百正門廣場的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將于年底揭開新面紗。據介紹,再過一段時間,全新的亞美術館和蔦屋書店也將在南京新百與消費者見面,將有望成為南京文化消費全新打卡地。
商圈崛起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
商業空間布局迭代升級
走在新街口,映入眼簾的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琳瑯滿目的國際品牌、星羅棋布的大小商家、摩肩接踵的消費人群,這里是南京人心中最早的商業地標,也是南京消費繁榮最有力的見證。作為“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核心商場年銷售額超400億元,匯聚95%以上的全球一線品牌。
幾十年來,南京商業發展迅猛,從最初的新街口到如今遍布全市各板塊的商圈,大小商業綜合體如雨后春筍般在南京涌現。曾經購物要去“新街口”,如今購物逛街可在“家門口”。
作為南京異軍突起的新興商圈,百家湖商圈密集分布著江寧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景楓中心、百家湖1912、21世紀太陽城等十多家大型規模商業網點,經營面積約100萬平方米,輻射消費人口達150萬,年商業購買力超過100億元。
7月26日,位于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的南京國金中心商場(南京ifc)正式營業,云集國際品牌,為我市再添一處高能級消費目的地。南京ifc所在的元通商圈,聚集了華采天地、龍湖河西天街、金鷹世界、吾悅廣場、河西萬達廣場等多個大體量商業綜合體,建鄴區正在打造元通“頂流商圈”,拓展新場景、豐富新業態、點燃新熱點。
一江之隔,南京弘陽廣場、金象城、江北印象匯、澳林廣場、江北砂之船等多個購物中心,豐富了長江以北的消費供給。
如果說中心商圈是城市商圈的“心臟”,區域商圈是“軀體四肢”,那么,社區商圈則像一根根“毛細血管”,連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消費的主陣地。我市著力打造五級商圈體系,全方位滿足市民“家門口”的消費需求,入選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累計建成91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覆蓋全市970余個小區、130萬常住人口,居民生活圈綜合滿意度達97.9%,科巷新市集和南湖記憶街區成為外地游客來寧首站打卡點。
從新街口商圈到元通商圈、百家湖商圈,從仙林商圈到橋北商圈,從夫子廟、湖南路/中央路商圈到燕子磯、下關、龍江等商圈……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商圈在南京遍地開花,城市商業空間布局迭代升級,構成了既有“國際潮”又有“金陵韻”、兼具煙火氣的城市消費圖景。
常煥常新
從購物場所到生活空間
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新街口商圈、夫子廟商圈、百家湖商圈等我市一眾商圈帶著消費新業態、新場景登上了央視《消費主張》欄目,《金陵圖》數字藝術展、阿爾法機器狗、寵物友好商場、特色街邊小店等特色消費場景備受好評。
假期里,南京德基廣場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德基藝術博物館的《金陵圖》數字藝術展更是收獲無數客流。觀眾掃碼領取智能手環,跟隨圖中的角色一起解鎖一場穿越歷史的金陵之旅,辛勤工作的染匠、飄香十里的鴨饌店、招攬客人的店小二……在科技與歷史相融合的數字藝術中,金陵城的熱鬧非凡在參觀者眼前有了具象化呈現。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各類新型商業綜合體出現,帶來顛覆式的購物體驗。記者探訪發現,如今的商業綜合體,大多成為“品質生活地”,集合了服飾、珠寶、餐飲、休閑運動、數碼潮玩、兒童娛樂、萌寵、新能源汽車、展覽等多元業態,消費者基本上可以在一家商場實現“一站式”便捷消費,曾經單一的購物場所已經發展成為業態豐富、功能多元的生活空間。此外,文化消費新場景也成為很多商場競相引入的對象,“藝術商場”圈粉無數。
以《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為例,德基藝術博物館將南京歷史文化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數據資產,以科技賦能傳統文物,不僅為高端商業綜合體注入了獨特的文化藝術氛圍,豐富了商業消費生態,更促進了周邊商圈和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形成“先看金陵圖,再逛南京城”的特色文化品牌。
從“家貓領養大會”到網紅線條小狗首發首展,從達人聚集的各種特色市集到自帶流量的首店首秀,位于百家湖商圈的景楓中心則以寵物友好、動漫IP、首店引進等更契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消費場景圈粉顧客。今年7月5日至7月9日,景楓迎來8周年慶,數據顯示,活動期間,其銷售額超1.5億元,同比增長20.9%;客流超46萬人次,線上曝光突破2500萬次。
南京水游城近年來則在二次元文化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與融合,成功打造了一個充滿二次元元素的消費空間,吸引大量二次元愛好者關注,為年輕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充滿趣味與活力的社交場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前不久,國務院發文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提出擴大服務業開放,著力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聚力提振消費市場,在抓好促消費基礎性工作的同時強化“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研究出臺首發經濟支持政策,鼓勵引進首店、首秀、首演、首賽、首展,搶占首發經濟新高地,讓市民游客在南京能夠享受全球高品質商品和服務。同時,持續擴大服務消費,推動商文旅體康跨界融合,在家政、康養、托育、教培等領域優化服務供給、創新消費場景、培育領軍品牌,不斷提升市民游客服務消費體驗。
數說南京消費市場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
194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77億元
1978年增加到10.69億元
◆改革開放以后
消費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1992年社零總額突破百億元
2005年突破千億元
2012年達到3474.3億元,比1978年增長324倍
◆黨的十八大以來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消費規模快速擴大
2015年社零總額突破5000億元
2023年首次站上8000億元新臺階,是2012年的2.36倍
人均社零總額達8.59萬元,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