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甘曉妹 吳云
“五一”假期的消費熱潮尚未褪盡,又將迎來端午假期。“五一”期間,徐州中心商圈煙火升騰,商業脈動交織出初夏盛景:重點監測的商貿企業累計客流量283萬人次,累計銷售額1.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17%和7.14%。當“網紅商圈”熱度持續升溫,這片僅0.8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如何在流量狂飆中保持繁華有序?鼓樓區黃樓街道以創新服務和保障機制破題,用系統性改革讓“流量變現”,帶動中心商圈提質擴圍。
約730家首店背后的“全鏈條服務”
“O BabaTa泰式黃油煎餅、小楊生煎、王奮斗貴州酸湯牛肉火鍋……”來自山東省棗莊市的游客林棟下了地鐵,從金鷹上街走到文廟街區負一層,一路上盡是首店名吃和徐州特色小吃,讓他犯起了“選擇困難癥”:“我春節才來過,現在居然又多了這么多店!沖著徐州美食來的,我怕連中心商圈都走不出去了。”
借助4月18日中心商圈地下空間貫通,文廟街區集中招引了20余家店鋪,其中包括樂一禮等徐州首店。為保障4月25日順利開業,黃樓街道啟用了去年創新推出的“鏈條式證件辦理服務模式”。4月18日下午,黃樓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董銘等人來到文廟街區負一層現場辦公,指導業主整理證件材料,一次性幫助他們辦全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走進文廟街區剛開業不久的朱炳仁·銅徐州首店,林棟毫不猶豫下單了一款熔銅雕塑《燃燒的向日葵》:“春節期間在蘇寧廣場的非遺市集上我就看中它了,沒想到現在開了專賣店!”
早在春節前,黃樓街道文化站就聯合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蘇寧廣場,共同打造了以“國家級非遺朱炳仁·銅”為主題的新春禧市非遺市集,吸引眾多消費者打卡,成功為其首店的開業宣傳造勢。
中心商圈到底有多少家首店?記者從黃樓街道了解到,僅其服務的0.8平方公里范圍內,去年年底,首店規模為670余家,今年一季度又成功引入NARS、BLACKHEAD等品牌首店近60家。
作為“店小二”,黃樓街道不僅通過首秀、首展主動為品牌站臺,更為企業活動大開方便之門。
“經過走訪調研,我們發現企業開展活動審批流程繁瑣、耗時費力,至少需要提前一周到各個相關部門報審。多次召開營商環境協商會之后,我們推出了審批一站式服務,企業申辦活動只要到辦事處備案即可,剩下的所有流程均由相關科室代辦,全程只需等待1至2個工作日。”黃樓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心說。
為了做大“首發經濟”,黃樓街道目前正在傾力構建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首店經濟集聚高地。“蘇寧廣場首店經濟集聚區”被列為2025年重大產業項目,如今正在對3000平方米的核心區域進行全面提升改造,特拉斯徐州首家科技主題門店已于4月初進駐。
0.8 平方公里上的 “最強大腦”
“徐州的中心商圈,給人的總體感覺是繁華而有序。隨處可以看到特警、城管、消防員和志愿者的身影,很有安全感。”來自安徽省滁州市的游客趙菲菲拿著志愿者發放的“彭城七里”導覽圖和徐州美食地圖,正準備去小紅書上很多人推薦的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參觀。
“五一”假期,黃樓街道聯合鼓樓區委社會工作部、共青團徐州市鼓樓區委共同招募了100余名假期文旅服務志愿者,在人流量密集區域提供指引咨詢服務,發放“彭城七里”導覽圖和徐州美食地圖等服務手冊。
其實,“五一”之前,黃樓街道就早做謀劃、多管齊下,充分整合科室、社區、網格員以及志愿者的力量,精心制定了專項應急預案——
綜合指揮中心平臺是“總中心”,安排專業專職人員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實時掌握轄區動態。智慧城管等5個平臺實現“一鍵連、可視化、速響應”,做到防患于未然,堪比“最強大腦”;
中心商圈設立應急服務點,一支約50人的精干搶險和秩序維護隊伍隨時待命;
7個安全檢查小組深入轄區內的餐飲單位、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拉網式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死角;
每日派出約120名城管執法人員,維護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監督環衛保潔以及進行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等。
徐州成為旅游“網紅城市”后,面積僅0.8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圈日人流量最高峰60萬人以上。如何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最美商圈,成為擺在黃樓街道面前的一道難題。黃樓街道社會治理辦公室主任馬傳國介紹,2024年,黃樓街道打造“網格+商圈”全鏈條治理模式,今年探索實施“1(1個中心)+7(7個社區)+N(N個單位)”的治理模式,融合更多力量,數智融合、精準協同守護“城市會客廳”。“五一”假期,還增加了除顫儀等急救設備,為“平安商圈”提供更多保障。
50多個網紅打卡點里的融合密碼
隨著兩側一棟棟居民樓變成統一的青磚黑瓦,黌學巷逐漸與文廟街區的傳統建筑風格融為一體。“彭城七里”歷史文脈二期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黃樓街道永康社區黨委書記鄭慶標每天都會到現場察看進度:“‘彭城七里’歷史文脈一、二期改造讓社區沿巷8棟樓從老破小變成了文脈上的景觀。節假日燈帶亮起來的時候,場景令人震撼。”
黃樓公園打造上蓋廣場,彭城壹號增設“彭城七里”和“楚文化”兩個主題通道,中心商圈文創街區建設步行街……“彭城七里”北段如火如荼的改造,承載著市民和游客滿滿的期待。
黃樓街道位于“彭城七里”歷史文脈的最北端,轄區有“一樓一城一廟”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今年的書記項目確定為“彭城七里 黃樓有你”——黨建賦能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將通過黨建引領、文脈鑄魂、商業煥新、旅動全域等舉措,加速構建多元互融、多業互促的發展格局。
網紅打卡點是帶動文旅商融合的一把密鑰。借助轄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利用網紅、自媒體造勢,黃樓街道梳理了文廟時空之門、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光影長廊等網紅打卡點50余處,逐步提升“彭城七里”文化IP內涵。下一步還將打造同和裕銀號舊址、阿豆給咖啡店等打卡點,將中心商圈的人流引向和信廣場,促進商圈提質擴圍。
深化“全場景引流+新消費體驗+智慧化管理”模式,以首發經濟激活消費引擎,用智慧治理筑牢發展底盤,借歷史文脈串聯全域資源,黃樓街道持續探索中心商圈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徑。“當商業活力、文化魅力與治理效力形成共振,中心商圈鼓樓板塊將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永動機’。”黃樓街道黨工委書記婁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