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阿富汗重建需要國際社會的理性期待和建設性介入

4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阿富汗問題的中國立場》。這是繼提出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十二點和平計劃”、成功助推沙特-伊朗打破雙邊關系僵局之后,中國再次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作為。這份“中國立場”文件處處閃耀著以共贏的發展邏輯來對沖零和的安全邏輯的理性光芒,處處體現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發展觀以及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所倡導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阿富汗塔利班進城掌權已近兩載。但由于烏克蘭危機的爆發與持續,加之疫情的肆虐,阿富汗重建迅速從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中淡出,阿富汗重建特別是經濟重建依舊原地踏步,阿富汗仍止步于依賴國際社會的人道主義援助。與此同時,長期未見于阿富汗的“低暴力和平”正遭遇來自“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日趨嚴峻的挑戰。處于“燜燒”中的阿富汗危機隨時可能“復燃”,再度危及地區和全球的穩定與發展。

國際社會需要一個什么樣的阿富汗?這份立場文件說得非常明白:一是施政溫和穩健,既“符合阿富汗人民利益”,又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二是發展既能“自主”,又具有“可持續性”;三是反恐“綜合施策”,不再淪為“恐怖主義庇護所、滋生地和擴散源”。

同時,阿富汗更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國際社會?從中國自身政策實踐到對阿富汗域外勢力特別是美西方的理性敦促,這份立場文件說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國際社會的“建設性介入”。一是政治上要對阿富汗奉行“三個尊重”和“三個從不”,放棄“民主改造”“軍事干涉”的舊思維;二是經濟上要人道主義援助、禁毒與經濟重建并行推進,把阿富汗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融入地區經濟合作和互聯互通;三是安全上要加強雙多邊反恐合作,放棄“雙重標準”,支持阿富汗“標本兼治”;四是地緣上不搞“干預滲透”,放棄任何地緣政治圖謀。

在大國戰略博弈日趨尖銳、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如若阿富汗問題特別是暴恐安全問題死灰復燃,那將是這個世界、這個地區的大不幸。

曾經,圍繞阿富汗的重建,國際社會與地區國家形成過很好的國際與地區協調。近兩年來,阿富汗在政權變更后曾出現諸多積極變化。

政治方面,阿富汗塔利班重掌政權,結束了長達42年的“分治”局面。不論是蘇軍占領時期,抑或是美軍駐守階段,還是阿塔第一次掌權期間(1996—2001),阿富汗不是城鄉分立,就是南北分治,喀布爾政權始終面臨著各色強大的反政府力量的分庭抗禮。2021年8月以來,伴隨著美軍的撤離和美戰略重心大位移,以及俄烏沖突的突然爆發,大國博弈似乎一夜之間從阿退潮。這大大便利了阿塔政治上迅速統合整個阿富汗。阿富汗雖然仍有零星的反政府力量存在,但已難成勢。

安全方面,阿塔重新掌權后,暴恐襲擊事件斷崖式下降,安全形勢大幅改善,出現了此前40余年未曾見的“低暴力和平”。不論是南部坎大哈、中部喀布爾,還是北部馬扎里沙里夫,阿富汗民眾都不再焦慮人身安全。民眾能自由旅游和活動,甚至過去經常被視為“死亡之旅”的坎大哈—喀布爾交通往來,也恢復正常,且通行時間大幅縮短。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

然而,這種“低暴力和平”的持久性正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方面,因美國的強力制裁,阿塔政權發展經濟的能力和資源面臨嚴重制約。阿塔政權只能維持基本運轉,無力推動國家邁上正常發展軌道。另一方面,阿塔政權自上臺以來持續面臨人道主義危機的嚴峻挑戰。在外援中斷、美西方制裁、俄烏沖突等諸多外部因素,以及常年干旱、夏季特大洪水和地震等國內自然災害的雙重夾擊下,阿富汗陷入空前人道主義危機。因此,當下這種政治穩定、安全可期的“低暴力和平”或將出現逆轉。實際上,去年12月初以來喀布爾出現諸多暴恐襲擊,已在預示著這種巨大風險。

因此,在這個時候,國際社會以及地區國家以中國這份立場文件精神為指引,開啟阿富汗重建的新合作進程,十分必要。

(作者:胡仕勝,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