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2%,今年1至4月份,江蘇高質量發展宏觀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彰顯江蘇經濟澎湃活力。
眾所周知,宏觀經濟指標是印證高質量發展成色的“晴雨表”。經濟形勢好不好,宏觀經濟指標最有“話語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反映了工業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發展勢能,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是第三產業對整體經濟貢獻度的直觀映照,固定資產投資是“投資馬車”奔跑速度的生動詮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既反映了經濟的活躍度,更展現了群眾的消費信心及“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的豐裕度。今年以來,江蘇經濟經受住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考驗,飄紅的數據正是全省上下尊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關注重大經濟領域及民生事業精準施策的努力成果。經濟增長動力強勁,群眾生活更加幸福,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風正帆高、捷報頻傳。
今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全球經濟飽受通脹壓力、地緣政治沖突、美元加息效應等多重挑戰,江蘇經濟交出的不俗“成績單”,為全國經濟一盤棋注入了信心和動力。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向全體江蘇人發出倡議,今天的江蘇,正意氣風發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每一個江蘇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每一個江蘇人的奮斗都是時代主旋律的動人音符,我們要以高質量發展共創美好未來,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江蘇,正如我們所期待的,凝聚了所有江蘇人的智慧和力量,高質量發展風帆高揚,乘風破浪駛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光明彼岸。成績屬于過去,時刻保持歸零之姿,才能持續鑄就輝煌。面對更為重要的年中經濟盤點,我們應趁江蘇發展大會的東風,承擔起江蘇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大省的“火車頭”作用,精心打造世界級揚子江城市群、沿海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徐州淮海經濟區四大功能區,帶動江蘇全域高質量發展成色持續顯現、現代化建設亮點頻出。
在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代表團提出了殷殷囑托,“希望江蘇繼續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江蘇發展形勢好,全國發展大棋局就有支撐、有保障。如今,擔當作為、真抓實干已成為全省抓經濟、促發展、增福祉的主旋律。各地緊抓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的契機,取長補短、比學趕超、百花爭艷。南京積極發揮紫金山實驗室對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6G技術創新成果即將投向市場;泰州對標世界一流造船企業,以“智改數轉”促產業轉型升級,向世界一流船舶產業基地發起沖刺;常州大做新能源產業鏈文章,匯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游企業超過3400家,產值突破5000億元……“十三太保”各顯神通,散是“滿天星”,聚是“蘇大強”,支撐起“硬核江蘇”宏偉經濟格局。
“飄紅數據”讓江蘇人民信心再攀升、步履更穩健,江蘇發展日新月異,正在用一個又一個不俗“成績單”踐行“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鏗鏘誓言。(李江 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