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周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對高質量發展重點關切、念茲在茲。
從“緊緊圍繞推進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的方向指引,到“把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擺在突出位置”的鮮明點題,再到“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因地施策……言之諄諄,為不同領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扎實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創新驅動、實干拼搏中邁新步,成為各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部署,實現地方穩健向前的關鍵答卷。這份答卷不僅必答,而且必須答好。
連日來,媒體推出“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反映地方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行動和成效。長三角“大走廊”迸發科創大活力;江蘇吳江“破繭”闖出“新絲路”;上海為優化營商環境“劃重點”,吸引企業“近悅遠來”……這些善于搶抓機遇,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奮起勃發的地方“剪影”,組拼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生動“拼圖”。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積極抓機遇,是各地贏得發展優勢、厚積發展“勝勢”的重要一環。機遇廣泛存在,地方發展拼什么?拼的是識別機遇的慧眼、搶抓機遇的行動。要有多“跳”幾次,伸出手臂攥緊機遇的勇氣和魄力。從現實看,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跑在前端的地方,無不有著善于抓機遇的鮮明性格特點。
以江蘇昆山高質量發展的軌跡為例,這座創新之城是迎著機遇不斷發展壯大的。從上世紀末搭乘改革開放的春風,搶抓工業發展機遇,成功實現“農轉工”;到進入新世紀,昆山再次擁抱機遇,進軍“高精尖”科研領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再到進入新時代,昆山牢牢抓住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機遇,打好改革、創新、開放等系列“組合拳”,持續厚植內生動力,綜合實力連續18年領跑全國縣級市……觸摸昆山的發展軌跡,一條搶抓機遇、改革創新的曲線分外鮮明。放眼各地,城市在擁抱機遇中筑夢崛起、創新蝶變的案例不勝枚舉。在發展的征程中抓住機遇,贏得發展主動,猶如猛虎添翼,工作便會迎來新突破新進展,繼而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新氣象。
新時代的中國,是機遇連接現實的中國,是大有可為、大可作為的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路,在機遇面前不旁顧,在挑戰面前不泄氣,通過因地制宜、揚己所長、發揮優勢,贏得發展的先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地方脫穎而出,即便是一個村,也能靠深耕“土特產”,做細“土味”而“出圈”“破圈”。小到一村一鎮,大到一城一省,向前發展,不可避免會面臨壓力、困難和挑戰,但困難中往往也蘊藏著機遇,克服困難也就意味著抓住了機遇,贏得了先機。機遇面前,需要的是快人一步的緊迫感和堅實行動。
要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用好人才優勢,加大創新力度,開辟市場空間,在思想“破冰”、行動“突圍”中打開新機遇,實現“騰籠換鳥”。譬如,今年來,各地抓住旅游消費新機遇,不斷深耕文旅,做強服務,打開市場,為消費經濟注入新活力;廣大外企積極擁抱中國發展機遇,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力度,在活力迸發的中國闖出一片“新藍?!薄蓛榷猓牲c及面,一樁樁、一件件,深刻啟示著我們:主動作為、搶抓機遇,就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好成績,交出新答卷。(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