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交匯點評|比“夜間模式”更可貴的是公共服務“意識”

  近日,江蘇各地開啟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的“夜間模式”。戲曲演出、納涼晚會、露天電影、圖書夜市等一系列活動在全省各地展開,群眾在清涼的晚風中享受夜間文化生活。與此同時,全國不少網紅博物館最近也開啟了“夜間模式”,大大延長開放時間,滿足更多的游客進館參觀需求。

  8月6日晚,“文化夜市大篷車”開進了鹽城市潘黃街道,一折折經典劇目輪番上演,吸引了上百名附近居民駐足欣賞。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儼/攝

  在酷熱難耐的暑期,公共服務機構的“夜間模式”這一便民之舉給群眾帶來一股清涼。從商業角度來說“夜間模式”并不是一個稀罕物,而且一些城市層出不窮的“夜經濟”形態已經成為了城市的亮麗名片。

  8月6日晚,如皋市“偶來講”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在內城河邊的集賢里廣場為居民們上演一場精彩演出。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范俊彥/攝

  比“夜間模式”更可貴的,不只在模式本身,更在于為民辦實事,敢為善為的服務意識。公共服務部門與機構往往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與運行模式,且服務時間往往是白天。如果開啟“夜間模式”就意味著要進行運營結構與人員作息的重新調整,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比如夜間的燈光、安保、業務都要重新設置。

  8月4日晚,一場精彩的“上元夏之夜”在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廣場上演。廣場化身為戶外公益集市,非遺表演、手工制作等繽紛活動,吸引近千名市民前來休閑和賞玩。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趙亞玲/攝

  在實際困難面前,一些公共服務部門與機構選擇保持現狀;而“夜間模式”的開啟,無疑是對這種不敢為、不善為“現狀”的一種有力回擊。就像南京市兒童醫院今年3月開始,位于主城的廣州路院區將擁有更多科室與儀器的普通門診時間延長到晚上10點,方便孩子放學以及家長下班后就診,廣受社會各界好評。

  在酷暑時節開啟“夜間模式”是針對炎熱氣候作出的一種臨時性、針對性決策。隨著天氣轉涼,“夜間模式”或將消失,但“夜間模式”背后呈現出的化解困難、勇于創新、精準實施的公共服務意識卻不能消失,它需要繼續發揚與不斷創新,相信也成為城市另一張亮麗名片。

  (范杰遜)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