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兩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不僅賦予江蘇“四個走在前”和“四個新”的重大任務,更對我省干部隊伍建設提出重要要求,希望江蘇干部有“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作風狀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始終保持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奮斗特質、精神品質,以過硬作風謀取過硬成果。
“扎扎實實、踏踏實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干部的期望和囑托,也是總書記一貫推崇、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在梁家河,帶著村民一起打壩造田、建沼氣池、辦鐵業社;在正定,發起當地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在福州,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高效工作作風;在浙江,利用春節休息時間深入思考浙江全省各項工作,把心得寫成四副春聯,橫批都是“求真務實”……可以說,無論在哪個崗位,總書記總是把“踏實”“務實”“扎實”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事關國家戰略和發展大計的關鍵領域,習近平總書記都堅持以實干為先,親自掛帥、親力親為。總書記的率先垂范,為我們樹立了典范和標桿。
事業都是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我們擘畫的貫穿“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邁上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有了新的實踐內涵。與過去相比,“強富美高”中的每一個要求和標準都更高、實現的難度都更大。瞄準走在前、做示范,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提出“定3年、謀8年、展望13年”,清晰標注把“強富美高”美好藍圖變成生動實景的時間刻度。可以說,將“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過去的許多辦法措施需要與時俱進作出調整,但“扎實、踏實”的工作作風必須一以貫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走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勝利,才能實現一個又一個宏偉目標。
天下難題,唯“實”可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張宏偉藍圖,也是一項艱巨任務。前行路上,有陽光彩虹,也會有崎嶇坎坷。新征程上,各領域各方面都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不少矛盾需要化解、不少風險挑戰需要應對。今年以來,我省經濟運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但同時也要看到,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部分指標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明顯不足。有專家測算,要實現2035年的增長目標,今后每年經濟增速都要達到一定指標。顯然,沒有扎實的工作作風不行,沒有踏實的工作狀態不行。越是任重道遠、滾石上山,越要強化“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作風狀態。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謀發展、抓落實,容不得遲疑、來不得虛功。江蘇干部素有踏實扎實的好傳統、好作風,但也要清醒看到,在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的過程中,一些干部身上還不同程度存在“刻舟求劍”“閉門造車”“異想天開”等現象。強化“扎扎實實、踏踏實實”的作風狀態,必須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牢記“不搞貪大求洋、盲目蠻干、嘩眾取寵;不搞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數據造假;不搞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勞民傷財”的告誡,做到干實事不圖虛名、謀實招不求虛招、求實效不做虛功。
最是實干能致遠。邁步新征程,江蘇干部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要求和重大任務,積極主動抓落實,主要領導干部要承擔起第一責任人責任;聚合眾力抓落實,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勇于直面挑戰、克難攻堅,一筆一畫全力書寫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嶄新答卷。